編輯推薦
該作主要刻畫了一個距今600年的未來世界,物質生活十分豐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人們接受著各種安於現狀的制約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標準統一化,人的慾望可以隨時隨地得到完全滿足,享受著衣食無憂的日子,不必擔心生老病死帶來的痛苦,然而在機械文明的社會中卻無所謂家庭、個性、情緒、自由和道德,人與人之間根本不存在真實的情感,人性在機器的碾磨下灰飛煙滅。內容簡介
《美麗新世界》是二十世紀經典的反烏托邦文學之一,與奧威爾的《1984》、扎米亞金的《我們》並稱為「反烏托邦」三書,在國內外思想界影響深遠。故事背景設在福特紀元632年(即遙遠的未來2532年)的人類社會。它是世界性國家,被稱為「文明社會」,之外還有「蠻族保留區」,由一些印地安部落居住。伯納和列寧娜去保留區遊覽時遇到了約翰和他的母親琳達,琳達曾是新世界的居民,來遊玩時不慎墜下山崖而留下,並生下了約翰。伯納出於自己的目的,將琳達母子帶回新世界,琳達很快因服用過量的唆麻(一種興奮劑)而死,約翰對新世界也由崇拜轉為厭惡,與新世界激烈衝突后自縊身亡。作者簡介
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生於英國薩里郡,是家中的第三子,著名的生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之孫。先後畢業於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他前半生的創作都以社會諷刺小說為主,中年後,其創作開始反映科技的發展抹滅人性的現象,共寫作了五十多部小說、詩歌、哲學著作和遊記,其中最著名的是反烏托邦經典之作《美妙的新世界》。之後漸漸轉向創作與編輯有關和平主義的非小說作品。一九六〇年被診斷出喉癌,病逝於一九六三年,享年六十九歲。目錄
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