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新講 錢理群 97875225173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九州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20
商品編號: 978752251731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現代文學新講
ISBN:9787522517315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錢理群
叢書名:「錢理群現代文學課」叢書
頁數:79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990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 你不一定要上中文系,但懂一點「文學史」,可以為你的一生打底子——
好的文學史,不僅洞見文學,而且也在回應社會問題。《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學史」理念的倡導者與實踐者、資深中國現代文學史家——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這一本《新講》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歲寫于養老院,也是錢理群文學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
★ 「國民級文學經典」,錢理群原聲朗讀,有情,有人,有聲——
魯迅、周作人、朱自清、曹禺、蕭紅、汪曾祺、丁玲錢理群節選其中的經典篇目,傾情朗讀,飽含對世界、對生命理解的聲音穿透經典文學,讓這本文學史成為「有情」「有人」的「有聲文學史」。這是錢老僅此一家的系統化的有聲演繹,掃碼可聽,還有錢老對文學與社會等問題的思考與回答。
★ 理解現代中國的一條通路,為你走進「20世紀中國文學」,多掌握一套知識參照系——
這是一位耄耋老人與時代、與青年對話的熱望。《新講》以「陪伴式」的閱讀,一篇一篇展開「文本細讀」,圖文並茂,配有原汁原味「摩登復古」的作品原典圖、時間手跡本、文學家族樹、現代作家照片牆,以及每位作家的文學大事記。一本《新講》,深入淺出,大部頭,小單元,有助於忙碌的文學愛好者,在時間夾縫裡完成專業級別的閱讀。文學經典永不落幕,唯有你的閱讀,可以把經典「點燃」。
★ 首印限量簽章版,贈送特典周邊「現代文學三十年」文學地圖 +「走近錢理群」文學別冊——
45位現代文學名家+60多篇名作,一張精製文學地圖,一覽現代文學長河的璀璨群星、文學脈絡、思潮變革文學別冊收錄「十三邀」訪談節錄+名家文評+錢理群珍貴老照片,多角度理解這位80年代以來極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的治學生涯與思想。

內容簡介
打開現代中國的一種方式,是打開現代文學。
作為「錢理群現代文學課」系列,這一本《中國現代文學新講》,實質上就是一部「錢理群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它以「現代文學三十年」發展脈絡為基本框架,精選 45 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細讀的方式,回到文學閱讀、文學教育與文學史研究的起點與原點,回歸文學本身——無論「新編」還是「新講」,「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為中心」。
一個基本事實:文學史的大廈,主要是靠作家,特別是大作家、經典作家支撐的;而作家的主要價值體現,就是他的作品文本。離開了作家、作品這兩個基本要素,就談不上文學史。
從1910年代《新青年》雜誌誕生,現代文學三十年,歷經啟蒙、建構、縱深發展,薪火不息,既有「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周作人、朱自清、沈從文、馮至、蕭紅、張愛玲、艾青、趙樹理、丁玲、錢鍾書、廢名、穆旦、汪曾祺整個現代文學史就是一部現代中國人的心靈史,是現代作家作為現代中國人、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社會變革與轉向作出內心反應和審美反應的歷史。
研究問題,輸入學理,作為《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學史」理念的倡導者與實踐者、資深中國現代文學史家——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這一本《新講》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歲寫于養老院,也是錢理群文學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說,依然只具有「有缺憾的價值」。他還說,教育沒有文學,人的生命中沒有文學,就失了「魂」,會導致民族的精神危機。

作者簡介
錢理群,1939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中國著名人文學者。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魯迅研究,以及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
代表作有《心靈的探尋》《周作人傳》《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1948:天地玄黃》《與魯迅相遇》等。80年代他牽頭撰寫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至今仍有難以取代的生命力。
他對20世紀中國思想、文學與社會的持續關注,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等的批評,特別是對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深度考察,在學界與讀者中均產生了重要影響。

精彩書評
★ 錢理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我的每一天的文學史書寫,都是重新和魯迅、周作人、沈從文、老舍、巴金、馮至、張愛玲、蕭紅對話、討論、爭辯,而且是從未有過的親近、自然、迫切。
—— 我的現代文學史的研究、探討與撰寫,從1987年到2021年(《中國現代文學新講》竣稿),整整持續34年之久;我也終於完成我的導師王瑤先生生前交給我的「堅守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領域」的任務,對於現代文學史研究學科,我能做的事都做了,可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靈了。
◎ 大家談錢理群
★ 洪子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錢理群著述涉及的領域有多方面。現代文學研究無疑是主要的。80年代他牽頭撰寫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至今仍有難以取代的生命力。沿著這條線索,在21世紀之後關注點延伸到「當代」,並從文學史擴展到當代史。
★ 趙園(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老錢的讀者遍布不同階層。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敏感,使他的思想觸角隨時伸出。即使住進了養老機構,也絕不封閉,仍有自己的信息渠道,與外界呼吸相通,未失與年青一代的溝通能力。
★ 溫儒敏(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老錢富理想激情,好品評時事,無論上課著述都極投入,曾被學生評為「十佳教師」。不滿足當書齋學者,以啟蒙思想者自居,追求「民間批判立場」,文章多帶使命,注重從文學中抽取思想資源。自80年代以來,其著作在幾代青年中有相當影響。
★ 黃子平(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老錢的一個重要寫法是把自己寫進去(「我的精神自傳」),這是要求理性、客觀、中立的學術研究的大忌,但又是「五四」傳統之一,你只要想想胡適拚命勸朋友們寫自傳就知道了。
★ 陳平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老錢的自我定位,首先是「文學史家」,這就要求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寫作上形成獨立的文學史觀、方法論與敘述方式,於是,在大獲全勝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和《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之外,老錢正全力以赴獨立撰寫《錢理群新編現代文學史》,以便形成「文學史三部曲」。
★ 許子東(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老錢是理想主義者,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真的。所以他期望人,自己是想這樣,比如感時憂國啦,批判社會啦,堅持原則啦,他期望他的學生也這樣。這是老錢這一輩的人。
★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錢理群先生曾在不同場合總結他的貴州經驗為「腳踏泥土,仰望星空」。「腳踏泥土」指的當是貴州土地,但站在土地上「仰望星空」同樣意味深長,不禁令人聯想到康德的名言:「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星空之所以燦爛,因為超越一時一地的羈絆,體現無垠的真理,我們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孫郁(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越來越象牙塔化,鮮活的當下意識不太易見到了。這與研究對象的精神傳統,形成了不小反差。錢理群是極早針對這一現狀表示憂慮的人,認為遠離「五四」的精神,其實不會給研究帶來活力。
★ 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在我看來,錢理群與魯迅不同,與我們不同,當然與年輕人所描述的更為不同。因為從那些表述看來,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就是「可愛」。
★ 吳曉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在所有可能的稱謂中,錢理群先生極傾向於認同和接受的,也許是「文學史家」的稱呼。多年來,他私心裏一直把文學史的研究和寫作看作自己的一塊重要領地,對文學史的理論、觀念、方法一直保持自覺的探索激情,並始終執迷於文學史的敘述體例和敘述形式。
★ 羅新(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當代研究魯迅的學者中,幾乎沒有人比錢理群更接近魯迅,不僅在思想上心靈上,而且在一步一個腳印的人生踐行中。我們今天讀魯迅的意義在哪裡?魯迅的作品為什麼稱得上經典?歷史的魯迅是一個什麼人?錢理群的講解可以在極大限度上掀動當代的精神微瀾。
◎ 媒體談錢理群
★ 《新京報》(《對話錢理群》)——
在出版界,他與錢鍾書並列為極具有市場生命力的當代中國學者。他的學術專著《心靈的探尋》《周作人傳》重版十次以上;《與魯迅相遇》《話說周氏兄弟》都是名噪一時的暢銷書;他和溫儒敏、吳福輝著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是發行量極大的學科教材,已達數十萬冊;他主編的《新語文讀本》總銷量超過三百萬冊,是近年基礎教育界極受歡迎的語文讀物。
★ 《讀書》雜誌(《大時代與思想者》)——
《讀書》召開了一次出版座談會。與會學者圍繞「周氏兄弟與中國現代文學」「如何理解二十世紀與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等議題展開討論。其目的是以錢理群為個案,將視域儘可能打開,從而關照文學、歷史、思想、方法、主體等一系列問題。
★ 《GQ》雜誌(《錢理群:北大極后一課》)——
也許在大眾傳播上,錢理群流傳極廣的一句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曾犀利批評某些教學體系培養出的功利性強的學生,「這些人雖然智商高,卻世俗虛偽,尤其善於利用體制來達到目的」。2002年,執教生涯的極后一課上,他提出了對北大學子的兩個期待:不要拋棄「獨立、自由、批判、創造」的北大精神;目光永遠向前,向下,立足中國大地。
★ 《十三邀》騰訊視頻(《一種彼岸的關懷》)——
[許知遠] 整個世界現在面臨著一種精神世界的衰敗、瑣碎化,怎麼去重建精神生活?
[錢理群] 四五年前,我跟年輕人有一個講話,題目叫《年輕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你現在感到苦悶,從另一個角度說,正好是一個契機。每一代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問題,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處理,前代人的各種聲音可以做你的參考。現在的年輕人總是有機會聽到另外一種聲音,總會產生一些有獨立思考的人,所以我在這也有信心。

目錄
◆ 前言
◆ 1917—1927第一編 思想啟蒙時代中國現代文學的誕生
第一章 理論的倡導
第一節 胡適:開啟文學語言的變革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將現代文學語言的創造與現代民族國家的語言構建相聯結
第二節 周作人:倡導文學思想革命
《人的文學》——「人的文學」「個人本位的文學」「平民的文學」目標的確立
第三節 魯迅:「文學革命」實績的創造者與開拓者
《無聲的中國》——歷史性的要求:「說現代中國人的,自己的,真心的話」
第二章 開創期的文體、語言試驗
第一節 現代小說 :形式的創造
魯迅:起點即成熟,開創中國和東方現代小說的全新範式
《狂人日記》——「表現的深切」與「格式的特別」,以及魯迅的自省
《孔乙己》——「看—被看」模式的複雜、深厚與表達的從容
《在酒樓上》——「zui富魯迅氣氛的小說」:從「小說」看魯迅其「人」,體會魯迅小說的「復調性」
郁達夫:「自敘體現代抒情小說」的獨創,語言「西化」中的「古典味」
《春風沉醉的晚上》——「同是天涯淪落人」模式的現代版
葉聖陶:現代小說體式和文學語言的規範化
《晨》——西方「橫截面」小說理論的借鑒
第二節 現代新詩:外來形式如何在中國紮根
郭沫若:「新的詩歌體制」的建立者
《天狗》——形式的解放,「自由詩體」的創造
《地球!我的母親!》——新詩的「落地」:「天地合一,天人合一」
聞一多:新詩的規範化,「格律詩」的試驗
《發現》——聞一多式的沉鬱:將奔放的情感控制于嚴謹的形式中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現代重構」
《雪花的快樂》——「人—自然—時代—詩」的精靈融為一體
第三節 現代散文:在繼承與突破傳統中構建現代漢語新範式
周作人:在散文中找到自己,開創「愛智者的散文體」
《苦雨》——周作人散文的基本意象
《蒼蠅》——「人情」與「物理」的融合,周作人那一代人的「童心」
朱自清:為中小學語文教育提供現代漢語範本
《背影》——「情感的自然流露」與「不盡然」間的張力
冰心:「五四」zui有影響的女作家,20世紀80年代「愛的文學」「美的文學」的歸來
《山中雜記》(節選)——童心與審美之心
《往事(一)》(節選)——「海化的詩人」,「母愛」的哲學
魯迅:「為自己寫的」散文里的個體生命與個人話語的存在
《無常》——魯迅的生命和文學與死亡體驗、民間記憶的聯繫
《影的告別》——「有—無—有」的生命轉換,語言的決絕與纏繞
《頹敗線的顫動》——魯迅的生存、言說困境和他的「語言冒險」:現代文學、現代音樂、現代美術融為一體的創造的獨一無二性
第四節 現代話劇:西方戲劇形式中國化的zui初實驗
田漢:「詩人寫劇」,語言追求中的唯美主義
《古潭的聲音》——神秘的象徵戲劇,啟蒙主義語境下的女性:「五四」女性文學的獨特樣式
丁西林:喜劇、獨幕劇藝術的實驗
《酒後》——發掘日常生活里的喜劇因素,創造新穎的喜劇結構
◆ 1928—1937 6第二編 社會大變動時代現代文學範式的建構
第三章 現代都市文學、現代鄉土文學三大家
第一節 茅盾:現代中國都市文學與左翼文學的開拓者
《子夜》(節選)——「進入20世紀3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
第二節 老舍:「中國市民階層zui重要的表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