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福建家族文學研究 1644-1840 鄭禮炬 程妹芳著 97875630767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海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307
商品編號: 978756307674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清代福建家族文學研究 1644-1840
ISBN:9787563076741
出版社:河海大學
著編譯者:鄭禮炬 程妹芳著
叢書名:溫州大學中文學科建設叢書
頁數:125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98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已經完成的明代福建家族文學研究的基礎上,試圖打通明清之間的朝代界限,進行明清兩代福建家族文學的整體性研究,向下延伸到近現代,融合、會通文、史、哲諸學科視域,還原文學創作的流變演進過程,並以大規模的家族文學研究俯瞰福建清代文學創作圖景,突破家族文學個案研究的格局。在清代福建家族文學研究的基礎上,挖掘福建作為「海濱鄒魯」之邦豐富的文學文獻,描述清代福建文學創作的實績,進一步建立以省域文學研究的成果解決清代文學發展中某些全局性問題的研究模式。

目錄

第一部分 清代福建文學家族考(1644—1840)
第一章 明清文學與學術演進視野下的清初福建文學家族
第一節 福州府文學家族考
第二節 興化府文學家族考
第三節 泉州府文學家族考
第四節 漳州府、邵武府、延平府文學家族考
第二章 順治至乾隆問(1644—1795)福建新興的文學家族
第一節 福州府文學家族考
第二節 興化府文學家族考
第三節 泉州府文學家族考
第四節 邵武府文學家族考
第五節 汀州府文學家族考
第六節 漳州府、延平府、建寧府、福寧府、永春州、龍岩州文學家族考
第三章 嘉慶至道光間(1796—1850)福建的文學家族
第一節 福州府文學家族考
第二節 泉州府文學家族考
第三節 興化府文學家族考
第四節 漳州府、邵武府、建寧府、福寧府、永春州文學家族考
第二部分 清代福建家族文學創作綜論
第四章 清代福建文學家族概說
第一節 福建科舉、文化、文學事業中的家族特徵——從唐宋到近現代的福建家族現象
第二節 福建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與家族勢力的盛行
第三節 論清代福建文學家族產生的文化基礎
第四節 清代福建新崛起文學家族的水平流動特徵及原因
第五章 清代福建文學創作、學術著述與全清全閩家族作者、學者的關係
第一節 清代福建文學創作、學術著述概貌
第二節 文學創作和學術著述的關鍵少數律(The Key Minority Rule)——論清代福建家族著述與清代全閩著述的關係
第三節 清代福建文學家族強化、弱化的兩個向度
第四節 論福建文學家族在近代(1840—1949)的特徵
第六章 清代福建家族文學的家學特徵
第一節 家學及科舉家學的意義
第二節 清代福建科舉家學的普遍現象
第三節 從科舉事業到文學創作、學術著述的家學現象
第四節 論清代福建家族文學著述的家學特徵
第七章 清代福建家族文學的現象與形態(上)
第一節 「母師」「母訓」——母親的教誨
第二節 家族作者內部的交流——兼談「舅氏」對家族成員的影響
第三節 家族閨秀作者及閨秀雅集
第四節 家族著作的編纂與立言價值的傳承
第八章 清代福建家族文學的現象與形態(下)
第一節 《雁門集》的整理及其作為典型的意義
第二節 文學家族成員的詩畫創作——以侯官許氏、閩縣龔氏為例
第三節 題畫詩創作——以林則徐和林昌彝題畫詩為例
第四節 文學家族和家族文學創作的地域叢聚現象
第三部分 福建家族文學創作與學術著述的清代背景(1644—1840)
第九章 清代福建士人省內遷移及其影響
第一節 論清初遷界背景下的福建人口省內遷徙
第二節 科舉家族和文學家族遷往省垣福州的社會流動
第三節 清代福清、長樂士人向府城附郭縣的遷移——作為屬縣向府城遷移的典型
第四節 清代福建沿海漳、泉等府縣士人的遷徙
第五節 清初福建避亂閩西北的人口遷移
第十章 宦閩官員與清代福建文教的振興
第一節 清初周亮工宦閩及閩中學術的轉變
第二節 福建全省性書院的建置
第三節 大興朱氏兄弟對乾隆間福建文教的重要貢獻
第四節 清代福建的樸學及其成就
第十一章 清代選舉賦詩與清詩繁榮的關係
第一節 試帖詩的起源與詩歌創作的關係
第二節 清代選舉賦詩制度的確立
第三節 清代應試詩與清詩繁榮的關係
第四節 閩籍詩人試帖詩的創作——以林則徐、林昌彝為中心的考察
第五節 清代八股制藝技法對試帖詩的影響
第十二章 清代選舉制藝與福建古文創作的關係
第一節 清代福建士人選舉與文章事業
第二節 清代時文與古文的關係
第三節 八股制藝文所反映的學術思想
第四節 清代鄉會試考官制度與古文的傳播
第五節 清代學官制度與文學傳播——論清代學政大臣與文學傳播的關係
第四部分 清代福建家族詩文創作的嬗變(1644—1840)——以福建家族作者、學者為基礎
第十三章 嘉慶之前閩人與全國詩壇的關係
第一節 晚明詩文在福建的延續——周亮工宦閩與閩籍文人的交往考
第二節 明清詩歌的轉型——論文壇盟主王士禎與福建詩人的關係
第三節 康熙至乾隆間沈德潛與福建詩人的交往
第四節 乾嘉間翁方綱與福建學者、詩人的交往
第十四章 順治、康熙間的閩詩創作——清代閩詩史論略之一
第一節 晚明詩風的餘響——曹學儉與寓居金陵的林古度等詩人
第二節 福州府林估、張遠等人為中心的詩人群體
第三節 興化府諸林氏家族詩人
第四節 宗宋詩風的星火態勢
第十五章 康熙中後葉至乾隆間的閩詩傳承——清代閩詩史論略之二
第一節 閩西北邵武府建寧縣的詩歌創作
第二節 十硯老人黃任及其《香草箋》詩
第三節 清代閩中文學家族的興盛
第四節 閩中熾盛的宗宋詩風
第十六章 嘉慶、道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