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教程共十六章,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三章,主要研究討論詞彙單位的劃分及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紹詞彙及詞彙學的內涵和外延,對詞彙學的類型進行綜述,並釐清詞彙與語音、語法、語言史和修辭學的關係。第二章主要介紹詞彙的研究方法以及成分分析與構詞法和字形構造的關係。謝苗納斯採用義素分析、語義場分析法對漢語詞彙詞義進行了分析。第三章主要研究詞彙單位及其種類、複合詞與複合片語的區別。 第二部分是全書的重點,共包括十一章。第四章主要介紹四種漢語構詞方式:複合法、附加法、縮略法和借用。第五章主要講述聯合關係的構詞類型本質及其成因。第六章主要分析偏正類型的詞彙成分之間的語義關係。第七章主要介紹漢語詞綴及其類型。第八章介紹縮略詞及簡稱。第九章主要介紹漢語成語、諺語、俗語和歇後語。第十章主要介紹同義詞的構詞形式及類型。第十一章主要介紹反義詞的判定標準及其類型,反義詞在構詞法中的作用。第十二章闡釋單義和多義現象,用輻射鏈來闡釋多義現象的意義系統。第十三章主要介紹漢語詞彙同音異義現象的類型及成因。第十四章介紹外來詞的借用。 第三部分共包括兩章。第十五章對新詞語的構成方式和詞彙的發展趨勢進行介紹,並闡釋漢語詞彙與中國人的習慣、文化和心理之間的內在聯繫。第十六章主要介紹新興漢語詞的詞綴類型。作者簡介
王麗媛,1979年生,黑龍江大慶人,講師,博士研究生。1999—2003年就讀於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2006年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2009年任教於渭南師範學院人文學院;2009—2013年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2011年1月—2013年1月,烏克蘭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國立大學國家公派漢語教師;2013年至今任教於江蘇大學文學院。先後在中外語言學刊物上發表俄語研究論文若干,主要研究方向為俄語詞彙學、俄羅斯漢學。目錄
第一章 什麼是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