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科普100問 阮列敏 季蘊辛 侯言彬 97873082342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59
商品編號: 978730823426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情緒管理科普100問
ISBN:9787308234269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阮列敏 季蘊辛 侯言彬
叢書名:市民健康普及教育叢書
頁數:81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82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黨中央一貫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問題,明確提出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實施心理健康促進,提升心理健康素養,將助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了解、識別和管理情緒有助於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健康水平,促進人際和諧,提升公眾幸福感,對於個人和社會均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有人「春風得意馬蹄疾」,有人「無可奈何花落去」,有人「江楓漁火對愁眠」,有人「一蓑煙雨任平生」。心想事成,則「白日放歌須縱酒」;事與願違,則「舉杯消愁愁更愁」。臨床工作中,兒童與父母等養育者分離,可產生「分離焦慮」,拒絕進入幼兒園;面臨中考、高考,考生可能會出現「考試焦慮」,潛能難以發揮;感情受挫,可出現「抑鬱情緒」,鬱鬱寡歡總之,不論男女老幼,不分貧富貴賤,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困擾,輕者長吁短嘆,重則悲觀絕望,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無盡痛苦。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的3年中,焦慮、恐懼、抑鬱等情緒迅速蔓延,同時,這些情緒也會促進積極的「創傷后成長」,促使我們反思過往,彌補遺憾,尋找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生活。
正是在此背景下,組織編寫《情緒管理科普100問》,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識別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緒,逐步學習管理情緒,了解相關的診療信息。
《情緒管理科普100問》內容包括情緒相關的基本概念、常見的情緒反應、情緒識別及調整、心理健康促進、與情緒相關的疾病,以及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等,希望能夠與讀者分享相關的知識。

目錄
1 什麼是心境?
2 什麼是情感?
3 什麼是情緒?
4 什麼是情感反應?
5 什麼是情緒反應?
6 情緒的表達方式有哪些?
7 什麼是健康情緒
8 什麼是負性情緒?
9 情緒管理是壓制情緒嗎?
10 情緒管理可以預防心理疾病嗎?
11 什麼是焦慮?
12 什麼是驚恐發作?
13 什麼是恐懼?
14 情緒低落有哪些表現?
15 情感高漲有哪些表現?
16 什麼是憤怒?
17 什麼是快樂?
18 什麼是悲傷?
19 什麼是應激?
20 什麼是激情?
21 如何識別情緒?
22 如何表達情緒?
23 如何宣洩情緒?
24 如何進行自我放鬆訓練?
25 如何學會自我接納?
26 如何尋求社會支持?
27 如何終止憤怒情緒?
28 如何改善嫉妒心理?
29 如何表達哀傷?
30 如何與壞情緒相處?
31 如何培養積極情緒?
32 如何改善完美主義?
33 運動對情緒有哪些好處?
34 飲食對情緒有哪些影響?
35 如何幫助嬰兒建立安全感?
36 如何應對幼兒無理取鬧?
37 如何改善分離焦慮?
38 兒童特別依戀媽媽,拒絕去幼兒園是什麼問題?
39 如何培養兒童的情商?
40 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有哪些?
41 為什麼青少年會出現莫名的痛苦?
42 如何停止自傷?
43 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44 如何應對考前焦慮?
45 如何應對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46 如何應對網路成癮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情緒管理科普100問》:
23 如何宣洩情緒?
一個人總有開心的時候,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如果能夠合理地將心裏的不痛快及時發泄出來,也可以讓自己變得開心起來,可以嘗試下面幾種方法。
(1)大哭。當心情極度壓抑的時候,不妨大聲哭出來,號啕大哭可以緩解壓力、發泄情緒,哭過之後往往會讓人感覺輕鬆很多。
(2)深呼吸。當自己不開心或是憤怒的時候,也要學會適度地放鬆自己,深呼吸無疑是放鬆自己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可減輕壓力。
(3)唱歌。唱歌也可以有效地緩解壓力,起到情緒發泄的作用。當心情不好時,可以約三五好友盡情歌唱,釋放出自己的壓力。
(4)運動。心情不好時,進行一些有氧運動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比如跑步、騎車、游泳等。運動可以提高人的精氣神,也可以很好地發泄情緒。
(5)實物宣洩。很多人在心情壓抑的時候喜歡摔東西,這是一種實物宣洩的方法。但是,不建議摔啤酒瓶、杯子、手機等,這樣不但給自己造成物質損失,還有可能會傷害到他人。如果實在想宣洩一下,可以摔不容易破損的東西,比如枕頭等。
24 如何進行自我放鬆訓練?
自我放鬆訓練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調節壓力的方法。其中,肌肉放鬆和想象放鬆訓練較為常用。
(1)肌肉放鬆。找一個安靜的光線合適的房間,盡量不要有其他外在的干擾,解開身上的衣物飾品,如佩戴的口罩、手錶、眼鏡等。坐在一把舒適的椅子上或靠在沙發上,讓四肢舒服地伸展開來,使自己處於一種舒適的狀態,心裏不要考慮其他的事情。雙手自然地放在腿上,掌心向上,慢慢地深吸一口氣,同時慢慢地將雙手攥成拳頭,讓自己產生一種緊張感逐漸加強的感覺,然後緩慢而有規律地呼吸,再然後慢慢展開自己攥緊的拳頭。這時,手臂會出現一種酸重的感覺。用此類方法,你可以對腿、臀、肩等其他身體部位進行放鬆。你可以每天進行一到三次這樣的訓練。
(2)想象放鬆。首先你需要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可以在床上、沙發上或任何你感到舒適的地方。然後,閉上雙眼,四肢舒服地伸展開來,伴隨著均勻的呼吸,頭腦中想象自己現在正處於一個極度舒適的環境,可以是在潔白的雲朵上、微風習習的海邊或是溫暖的陽光下,這個地方只有你一個人可以去,你甚至可以與自然融為一體,此時你的身體慢慢地變得輕鬆。自然地想象一會兒,你頭腦的場景會變得模糊,最後完全消失。當這個場景消失結束后,你可以繼續多躺一會兒,再睜開眼睛回到現實生活中。
25 如何學會自我接納?
一個自我接納的人,既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也不會為自己或他人的缺點所困擾,以及感到內疚與不安。學會自我接納能使自己坦然地接受現狀,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願望,同樣也能寬容地對待他人的弱點和問題。如何學會自我接納呢?
(1)要敢於直面自我。在成長的各個階段,我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採用各種防禦機制來避免自己受到創傷,這就導致了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很難做到直面自我。我們需要建立一份可靠安全的親密關係,解除防禦機制,暴露真實的自我,讓我們在充滿安全感的情況下去面對自己,建立對自我認知的客觀評價。
(2)要走出完美主義。當一個人用不切實際的或過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時,他內心深處隱藏的一個信念,就是他不甘於做一個平凡人、普通人,所以當他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時,便會陷入自卑而無法自拔。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局限和弱點,我們需要做的是愛自己,愛自己的身體,愛自己的一切;要記住,我們需要的是自我接納,我們不需要變成另一個人。

前言/序言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黨中央一貫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問題,明確提出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實施心理健康促進,提升心理健康素養,將助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了解、識別和管理情緒有助於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健康水平,促進人際和諧,提升公眾幸福感,對於個人和社會均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有人「春風得意馬蹄疾」,有人「無可奈何花落去」,有人「江楓漁火對愁眠」,有人「一蓑煙雨任平生」。心想事成,則「白日放歌須縱酒」;事與願違,則「舉杯消愁愁更愁」。臨床工作中,兒童與父母等養育者分離,可產生「分離焦慮」,拒絕進入幼兒園;面臨中考、高考,考生可能會出現「考試焦慮」,潛能難以發揮;感情受挫,可出現「抑鬱情緒」,鬱鬱寡歡總之,不論男女老幼,不分貧富貴賤,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困擾,輕者長吁短嘆,重則悲觀絕望,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無盡痛苦。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的3年中,焦慮、恐懼、抑鬱等情緒迅速蔓延,同時,這些情緒也會促進積極的「創傷后成長」,促使我們反思過往,彌補遺憾,尋找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生活。
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們組織編寫本書,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識別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緒,逐步學習管理情緒,了解相關的診療信息。本書內容包括情緒相關的基本概念、常見的情緒反應、情緒識別及調整、心理健康促進、與情緒相關的疾病,以及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等,希望能夠與讀者分享相關的知識。
因編寫人員學術水平和臨床經驗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局限與不足之處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以期改進我們的工作。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