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學科發展概論、學科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心理學期刊發展歷程、心理學實驗室建設、心理學社團組織建設、歷代學人、優秀學子、回憶錄等方面,介紹了河南大學心理學學科從1924年中州大學教育學繫心理學課程的開設至今,歷經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通過本書,可以為河南大學心理學科總結建設發展成果,吸收建設發展經驗,汲取歷史教訓,為學科沿著健康的軌道長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錄
第一篇 學科發展概論
一、學科初創階段(1924~1949)
二、學科起步階段(1949~1978)
三、學科的積極探索階段(1978~1999)
四、學科的快速發展階段(2000~至今)
五、未來展望
第二篇 學科隊伍
第三篇 人才培養
一、本科專業及人才培養
二、碩士研究生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
三、博士研究生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
四、多措並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第四篇 科學研究
第五篇 社會服務
一、發揮智庫作用,為制訂政策法規等提供諮詢建議
二、開展心理援助,提高弱勢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開展職業健康心理研究,提升工作品質
四、開展諮詢師培訓,促進諮詢師的水平提高
五、為國家建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言獻策
第六篇 心理學期刊發展歷程
一、《心理學探新》:促進我國心理學的發展
二、《心理世界》:推動心理科學的普及
三、《心理研究》:增加展示學術成果的平台
第七篇 心理學實驗室建設
一、實驗研究的開展
二、心理學實驗室的建立
三、實驗室遭遇重創
四、實驗室恢復重建
五、實驗室穩步發展
六、實驗室快速發展
七、實驗室未來展望
第八篇 心理學社團組織建設
第九篇 歷代學人
一、汪敬熙
二、凌冰
三、查良釗
四、左任俠
五、劉海蓬
六、蔡樂生
七、王徵葵
八、楊震華
九、孫應康
十、凌培炎
十一、王丕
十二、張慶雲
十三、丁秀峰
十四、何蔚
十五、杜建政
十六、王亞同
十七、王可
十八、李曉銘
第十篇 優秀學子
一、許紹康
二、陳國民
三、姜太生
四、李新旺
五、鄭希付
六、景懷斌
七、劉永芳
八、劉海燕
九、王光榮
十、李炳全
十一、章恩友
十二、麻彥坤
十三、張志學
十四、柳學智
十五、孟勇
十六、許遠理
十七、李宏翰
十八、王秋
十九、張運禮
二十、呂厚超
二十一、史慧穎
二十二、范豐慧
二十三、丁彪
二十四、張闊
二十五、蔡建東
二十六、何安明
二十七、任萍
二十八、陳超然
二十九、劉新學
三十、許科
三十一、于海濤
三十二、張翔
三十三、常保瑞
三十四、賈留戰
三十五、劉爭光
三十六、喻豐
三十七、趙娜
第十一篇 回憶錄
創業艱難故事多趙國祥
一生從教,初心無悔王瑤
夢回河大呂厚超
心理學是什麼?——兼憶我的大學生活李永鑫
上錯花轎嫁對郎高冬東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斗轉星移,世紀變幻。
人類社會循著自身的規律發
展,由此衍生出的林林總總
,有些雖也泛出異樣的浪花
,但亦會淹沒在社會歷史的
滾滾洪流之中。順流則昌,
逆流則亡,人類社會歷史的
發展,概莫如此。
歷史似一面鏡子,折射
出人類社會活動的軌跡。知
史明鑒,是人類社會智慧的
結晶。大凡願順歷史潮流發
展者,總是不忘記歷史,並
會從歷史演進的軌跡中找尋
到前進的路徑。
河南大學在中國大學發
展中是歷史較長的高校,在
巍峨屹立的千年鐵塔的注視
下,以務實重教的辦學精神
,賡續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
文化的血脈,源源不斷地輸
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
,為人類社會的進步默默做
出貢獻。厚重的文化積淀,
良好的辦學傳統,鑄就了河
南大學非常尊重歷史的史實
,亦非常注重歷史的研究,
尤其是注重對自身發展歷史
的研究,並在對自身發展歷
史的分析、總結、概括中吸
取經驗,汲取教訓,緊抓歷
史機遇,乘勢而上,奮發有
為的辦學傳統。
時值學校110年華誕即將
到來之時,學校擇其發展之
一葉——學科發展,號召各
學科立項修著學科發展史,
實乃重大之舉。大學之所謂
為大學,乃因其為傳承知識
和創新知識,探尋真理,賡
續文化血脈,成就大學問、
輸出大人才之平台。學科因
為探尋真理者而立,亦為人
才接續者持續輸出之根基。
現如今日學科為高校發展之
龍頭,學科特色決定高校辦
學特色,可見其價值所在。
河南大學的心理學科學
人,深深認識與理解學科發
展的重大意義,也深知挖掘
學科發展歷史內涵對學科今
后發展的重要價值,雖然做
史不易,做心理學科發展史
更難,但還是發揚心理學科
學人知難而上的優良作風,
在教育學部領導的大力支持
下,積極組織向學校申請心
理學學科史編撰立項,並獲
得了學校的立項批准,開始
了艱苦的編撰工作。
領銜編寫者為許波教授
,許波教授長期執教心理學
發展史,精於從心理學科發
展歷史中梳理出可供借鑒的
珍貴經驗,且他在河南大學
任心理學繫系主任長達11年
,對心理學科的發展深有體
悟。雖如此,基於我的認識
,對河南大學近百年的心理
學科發展進行歷史勾畫,工
作量之大,困難之多,亦是
可以想象的。一是資料收集
難,河南大學的發展歷史曾
經經歷過社會急劇動蕩時期
,尤其是在艱難的抗日戰爭
階段,學校為了躲避戰禍,
幾經流亡遷徙,辦學無固定
場所,師資隊伍聚散不定,
圖書資料、教學檔案、儀器
設備等常常在逃亡時散失。
面對這些困難,參与編寫人
員歷經艱難,儘力通過各種
有效線索進行收集,獲取了
一批非常珍貴的資料、圖片
,為後期的梳理、分析奠定
了基礎。二是資料剪裁難,
百年歷史,世事變遷,期有
者多寡不一,如何既突出主
題,又儘可能多地留存原始
資料,編寫人員亦是勉為其
難地儘力為之。三是分析定
位難,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
的社會歷史特徵,在學科發
展的歷史長河中,人、事、
物的變遷不以主觀意志為轉
移,編寫人員也很難做出恰
如其分的定位。縱然困難重
重,編寫人員以其極大的勇
氣迎難而上,完成了史稿,
實乃甚幸。
《河南大學心理學學科
史》書稿送我后,我認真仔
細地閱讀,既為編寫人員克
服重重困難推出的成果而感
嘆,也為河南大學心理學科
歷代學人為了學科建設發展
而付出的不懈努力由衷敬佩
。書稿把心理學科的發展歷
史劃分為四個階段,並對每
一個階段的特徵進行了概括
、總結,歷代學人進行學科
建設的軌跡躍然紙上,使河
南大學心理學科學人產生了
歷史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
曾幾何時,處於中國之中的
河南省心理學名不見經傳,
每當看到其他省份展示其心
理學科發展歷史成就時,總
是感到羞慚,但卻沒有去挖
掘、整理、分析、總結河南
省的心理學科發展歷史成就
。河南大學心理學科作為河
南省心理學科創建的發源地
,也一直對河南省心理學科
的發展起著引領、帶動作用
,理應對其建設發展歷史進
行回溯,並通過呈現其客觀
事實,供接續發展者借鑒。
現在,書稿一經付梓印製,
亦有了與其他省份同行交流
的成果。更為可貴的是,有
了對近百年學科發展歷史的
回顧與總結,我們能夠以此
書稿中的史跡,分享建設發
展成果,吸收建設發展經驗
,汲取歷史教訓,為河南大
學心理學科沿著健康的軌道
長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由於水平有限,言不及義,
免為序。
趙國祥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心理學會現任理事
長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