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社會記憶如何延續至今的問題,是貫穿在撒葉兒嗬儀式行為中的一個核心議題。作為融「歌舞鼓」為一體的傳統表演藝術,撒葉兒嗬承載了數千年歷史積淀,已經成為保存和重現過去的載體。作為村寨的一種集體活動,它兼有個體特徵和集體屬性,型塑了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即便在心理失憶發生之後,鄉村社會中長時段傳承的紀念儀式也能夠刻寫在人們身體之上,變成「無言」的操演記憶,成為「撫今追昔」的通道。作者簡介
胡覓,女,漢族,社會學博士,現為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講師,關注的領域有文化與社會的理論方法、社會記憶、身體表演等,在《民間文化論壇》、《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篇,主持並參与課題若干。目錄
第一章 撒葉兒嗬儀式:社會記憶研究的一個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