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代榷關是清政府在交通要道上設置的徵收長途商品流通稅的機構。清代前期,榷關稅僅次於田賦和鹽稅,在國家財政中佔有重要地位。長江沿線榷關的運行體現了清代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經濟與政治控制功能,至遲在乾隆初期,清政府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榷關管理體制。清代前期,長江沿線榷關稅收、商品流通呈現出階段性的變化,但又呈現出不均勻的特點。通過對清代前期長江沿線榷關及其商品流通格局的研究,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清代前期長江沿線區域經濟發展的脈絡。作者簡介
廖聲豐,男,南昌航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土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社會經濟史。1997年畢業於南昌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6年至2008年在復旦大學從事歷史地理學博士后研究。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課題各1項、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及江西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3項。在《學術研究》《歷史檔案》《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三十余篇。研究成果曾獲得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年)和江西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20年)。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