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深入調研安徽省休寧縣萬安吳魯衡羅經老店、黃山市屯溪區楊文筆庄、歙縣老胡開文墨業有限公司、黃山市屯溪胡開文墨廠、中國宣紙集團、黃山徽字型大小雕刻有限公司六家非遺企業的基礎上,從政府在非遺保護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切入,總結了生產性保護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分析了目前仍然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困難。通過梳理日本、韓國、法國、義大利四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做法、總結規律,借鑒經驗,從政府管理、企業運營、傳承人體系建設、原材料供應、財政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應對策略,希望能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未來發展路徑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作者簡介
鮑婧,國家京劇院助理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博士,專業方向為公共文化政策研究、文藝院團管理,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及文藝評論若干。擔任國家京劇院宣傳統籌、對外文化交流項目統籌等。目錄
中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