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通過多年臨床經驗對中醫腎病治療經驗的整理、總結和研究,如三焦辨證與水腫病的證治,經方麻黃劑、桂枝茯苓丸、柴苓湯、附子半夏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等在腎病治療中的應用等。書中還介紹了作者的老師和父親的一些臨床經驗,如防己在腎病中的應用、化裁經方治水腫、五皮胃苓湯治浮腫、加味梔子柏皮湯治尿血、新方蓽薢分清飲治尿濁、桑蛸骨脂湯的臨床應用等。全書突出中醫辨證論治思想的精髓,對中醫治療腎病的深入研究具有很好的參考與借鑒作用。本書適合相關專業的臨床醫生和醫學生參考閱讀。作者簡介
柳少逸,1943年出生,中共黨員,名醫柳吉忱之子、世醫牟永昌之高徒。柳先生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60年,為膠東柳氏醫派集大成者,山東煙台中醫藥專修學院院長、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首屆理事,山東中醫藥學會民間療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小兒推拿外治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民辦教育協會理事;榮獲「山東省民辦教育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並記二等功。 柳先生的學術思想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治學宗「理必《內經》,法必仲景,葯必《本經》」,創立「中國象數醫學體系」「太極思維的臨床辨證論治體系」「內傷性疾病的病機四論體系」「柳氏中醫復健醫學體系」及「柳氏方證立論臨證體系」5大創新性體系,完善了柳氏醫派的學術架構和學術體系。 柳先生學識淵博,臨床經驗豐富,處方用藥立法嚴謹,通權達變,常出有制之師。尚熟諳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集藥物內、外治法於一爐。出版醫學著作30餘部,計1000餘萬字,撰寫學術論文400餘篇。為「膠東柳氏醫派」「柳氏廣意派小兒推拿術」「中國象數醫學」「醫經學派推拿術」「五運六氣柳氏學派」「醫經學派針灸術」「柳氏制陶及陶刻文技藝」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目錄
論三焦辨證與水腫病的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