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海外藏中國民俗文化珍稀文獻」的一種。由兩本譯著合成。其中何樂益的《中國的風俗》(Folkways in China,1929)按農曆時間順序,記載了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的歲時節俗,還穿插了玉皇大帝、臨水夫人、觀音、文昌帝君、呂洞賓、媽祖、關羽等民間神靈在誕辰時祭祀活動,以及官方主導的立春鞭春牛、東嶽大帝誕、城隍誕、八蜡、臘祭、驅儺、祭天等祭祀典禮。裴麗珠、米托發諾的《歲時》(The Moon Year:A record of Chinese Customs and Festival,1927)前三章介紹了中國曆法、中國的眾神以及傳統時期的國家祭典,然後以月份為序,從十二月開始,分十二章描述中國人的日常信仰實踐和歲時節日活動。作者簡介
王玉冰,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海外漢學、民俗學。目錄
《中國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