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四個板塊,總報告客觀描述了2022年河北省文化產業總體特徵、產業結構、空間布局、市場主體及產業聚集等發展特徵與趨勢,重點分析了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形勢,深入剖析了當前河北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制約因素,從創新發展模式、建設文化產業園區、搭建發展平台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熱點篇主要從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滑雪產業、科技創新驅動、非遺活態傳承、民俗文化資源數字化、金融賦能、文化產業人才等角度提出了未來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建議;實踐篇主要圍繞雄安文化產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縣域特色文化產品品牌、省會文化產業園區、鄉村文化產業、張家口夏季旅遊等領域,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了相應對策建議;案例篇主要分析了全域旅遊「易縣樣本」、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曲陽雕塑產業園、公共服務供給、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武強年畫、大運河文化資源數字化發展特點,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議,以期為河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的理論參考和智力支持。作者簡介
康振海,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河北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理論部中國現代哲學專業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 三十多年來,康振海同志長期工作在思想理論戰線。曾任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任河北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2017年6月至今任河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河北省社科聯第一副主席。 康振海同志著述較多,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河北日報》《河北學刊》等重要報刊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等發表、出版論著多篇(部),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主要代表作有:《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九十年》《雄安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讓歷史昭示未來——河北改革開放四十年》等著作;發表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以優勢互補、區域協同促進高質量脫貧》《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育新機開新局》《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機制》《認識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歷史和現實依據》《準確把握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時代: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以「塞罕壩精神」再造綠水青山》等多篇理論調研文章;主持「新時代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階段性特徵及其發展規律研究」「《宣傳幹部行為規範》可行性研究和草案初擬研究」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立項課題。目錄
Ⅰ 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