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良法善治新期待,面對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戰略,司法制度的中國模式已經初步形成並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本書從我國司法制度的實踐邏輯出發,結合國內外司法理論和實踐,通過對司法責任制、法律援助制度、專家輔助人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等具體制度和司法公正、司法透明、智慧司法等具體原則的剖析,揭示了我國司法制度的特色、模式及背後的邏輯,同時提出我國司法制度有待完善的方面和改革措施,以期為中國式司法制度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提供有益參考。作者簡介
胡銘,男,浙江樂清人,法學博士(博士后),現任國家「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德國慕尼黑大學、台灣大學訪學學者。兼任浙江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大學兼職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十余項;出版《刑事司法的國民基礎研究》《刑事司法民主論》《錯案是如何發生的》等七部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內核心期刊,以及Criminology & Criminal Justice等國際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余篇;曾獲第三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一等獎、第四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榮譽。目錄
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