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知識生成的意會邏輯-波蘭尼意會認知之旅 李永樂 978751308761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知識產權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1308761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個人知識生成的意會邏輯-波蘭尼意會認知之旅
ISBN:9787513087612
出版社:知識產權
著編譯者:李永樂
頁數:23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229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科學與人文的鴻溝至今橫亘在東西方科學工作者與人文學者之間,二者之間因缺乏公認的溝通邏輯而極難互信。針對這個歷史問題,本書抓住了科學與人文二者共有的認知思維方式,從理論上尋求二者溝通的邏輯。普遍知識何以內化為個人知識與個人技能,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的個人技能、個人知識如何轉化成可以傳授的普遍知識,這是當下培養特色創新型人才與教育教學個體化、個性化的重難點問題,本書為此提供了認識之道、解決之思。

作者簡介

李永樂,男,中國人民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認識哲學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北京社會科學》《甘肅社會科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文藝評論》《船山學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第1章 批判與解構——意會認知論的哲學背景
1 1 對客觀主義的質疑
1 1 1 開放的客觀性
1 1 2 人文的客觀性
1 1 3 注重知識生成過程的客觀
1 2 對懷疑論的批判
1 2 1 哲學史上重要的懷疑論思想
1 2 2 對懷疑論的批判
1 2 3 信託哲學的懷疑觀
1 3 信託哲學的真髓
1 3 1 信託哲學
1 3 2 信託哲學的信念觀
1 3 3 信託哲學的寄託觀
第2章 人性化——意會認知的新視角
2 1 科學劃界的人性化視角
2 1 1 近現代科學劃界標準
2 1 2 科學與非科學劃界的一個新視角
2 2 意蘊——意會認知論對科學活動的人性化考察
2 2 1 意會認知論對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影響考證
2 2 2 波蘭尼的哲學思想與SSK思想同異辨析
2 2 3 波蘭尼的科學知識社會學思想
2 3 意會認知論形而上學的人性化主張
2 3 1 哲學史上的形而上學
2 3 2 科學與形而上學
2 3 3 意會認知論的形而上學
第3章 「三位一體」——意會認知的結構模型與運作邏輯
3 1 意會認知論的主要概念
3 1 1 意會認知論的核心概念
3 1 2 意會認知論的中間概念
3 1 3 意會認知論的邊緣概念
3 2 「三位一體」結構模型
3 2 1 意會認知的模型結構——「三位一體」
3 2 2 焦點意知與附帶意知的區別
3 2 3 焦點意知與附帶意知的對立統一
3 3 意會認知的運作邏輯圖解
3 3 1 意會認知中人的三種存在模式
3 3 2 附帶意知與焦點意知的整合
3 3 3 「三位一體」結構的意知運作
3 3 4 意會認知的三種運作邏輯圖辨析
第4章 隱喻——意會知識言述化的最佳途徑
4 1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
4 1 1 中西隱喻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4 1 2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的共同基礎
4 1 3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對「真」的觀點
4 2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的差異
4 2 1 認知主張背後的層次差異
4 2 2 映射與散射
4 2 3 語境與場(情)境
4 3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的互解
4 3 1 策略和本能——再加工與原生態
4 3 2 意會認知是隱喻認知的支持理論
4 3 3 隱喻是意會知識言述化的最佳途徑
第5章 從言述到意會——知識生成的意會歷程
5 1 哲學史上的知識觀述評
5 1 1 西方前現代知識觀
5 1 2 西方現代知識觀
5 1 3 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
5 2 中西哲學史上關於意會理念的評論
5 2 1 中國哲學史上對意會的認識
5 2 2 西方哲學史上關於意會的背景理論
5 3 知識生成的意會歷程
5 3 1 依賴意會認知的三類學習
5 3 2 語言的意會成分與個人參與
5 3 3 知識生成的意會歷程
第6章 革命性影響——認識論與知識生成焦點的歷史性轉換
6 1 認識論的歷史性轉換
6 1 1 認識論史上的笛卡爾革命和康德革命
6 1 2 波蘭尼的認識論革命
6 1 3 對波蘭尼認識論革命的再認識
6 2 知識生成焦點的歷史性轉換
6 2 1 知識生成焦點的轉換
6 2 2 發展潛科學的認識論
6 2 3 面向隱性知識——知識管理的焦點轉換
參考文獻
一、主要中文著作
二、主要中文期刊文獻
三、主要英文著作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