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筆者長年研究閩南文化,進行田野調查與研究的成果。書中內容按照邏輯順序分為八大部分:一是有關閩南文化的形成及內涵,因為漳州傳統民俗文化是閩南文化的重要內容,故需從閩南文化說起。二是歲時節俗,即敘述一年中的重要傳統節日來源和每個節日的具體內容。三是人生禮俗,主要敘述人生各個重要節點的不同禮俗。四是民間信俗。漳州自古是多神崇拜的地區,各種神祗不可勝數,本書遴選信眾較多且列入「非遺」保護的信俗,逐一詳細敘述其來源、祭祀情況。五是祈安植福,這是民間信俗衍生而來的各種祭祀活動。這部分是全書最具漳州地方特色的信俗內容,包括做醮、送王船、走水旭、浦南古儺、洪塘等地的磕旭、雲霄吉坂村搶伯公等,這些祈安活動內容豐富、妙趣橫生。六是畲族風俗,敘述了漳州畲族基本概況,南方少數民族崇火習俗的遺風——漳州畲族的「請火節」,以及畲族婚俗。七是疍民習俗,主要闡述疍民的源起、生活習俗,以及漳州疍民信俗。八是漳州信俗傳播台灣及海外的情況。各部分內容互為表裡,互相映襯,環環相扣,構成完整的漳州民俗文化體系。作者簡介
何池,漳州市委黨校歷史學教授,閩南師大特聘教授。現兼任漳州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專家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地方史、閩台關係史、閩南文化研究,獨立承擔過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一項、省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多項。出版專著《翁澤生傳》《走近閩籍開台名人》《慈濟人間的海峽醫神》《龍湖集評註與陳元光研究》等10多本。目錄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