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明清小曲是明清時期經專業(職業、半職業)樂人採集時調新聲加工、創作而成的『新曲子』,是曲子系統生髮的最後一種類型,其對曲子創承機制既有因循又有發展。本書通過『曲子音樂本位、專業樂人創承、制度體系保障』相結合的視角對此予以研究:首先,明確定位明清小曲與曲子的關係;其次,在藝術本體層面研究明清小曲對曲子一脈所積累的制曲技術、創腔手法與多種音樂結構體制的承繼與發展;最後,觀察明清小曲進入戲曲、曲藝、器樂等音聲技藝形式中為用,明清小曲的儀式為用與功能性拓展。本書以明清小曲為研究對象旨在釐清曲子創承機制在歷史上的整體發展歷程及其對中國音樂文化產生的實質影響。作者簡介
孫茂利,男,1986年生,山東平陰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現任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評論》編輯部。主要致力於中國音樂文化遺產的研究。先後在《中國音樂學》《人民音樂》《藝術探索》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參加國家、省部級課題多項。曾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