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忻州地處晉北,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忻州方言保留了許多古代漢語詞語,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然而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界既有的研究一般都是就今而說今,缺乏深入系統的考論。本書是在筆者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增刪而成,從忻州方言常用詞語(224個)切入,展開縱橫考論,揭示忻州方言詞彙的特徵和特點,選題富有新意,是站在學術前沿給學術史上的薄弱環節添磚加瓦,不但可以促進忻州方言詞彙的研究,而且還有助於漢語詞彙史和其他方言詞彙的研究。 本書對忻州方言歷史詞彙進行了界定:忻州方言歷史詞彙不等同於歷史詞,具體是指見於古代文獻和現代忻州方言而在現代漢語普通話口語中不用或罕用的詞語,這其中「古代文獻」的「古代」相對於現代而言,時間為先秦至清代。 本書本論部分包括兩個環節:第一環節,選取224條忻州方言歷史詞語為研究對象,逐條進行分析,考論歷史脈絡:每個詞條先列出它們在忻州的詞義、讀音以及用法,然後充分利用現有的文獻資料,結合現代語言學理論與我國傳統的訓詁學理論,上溯先秦,下探明清,同時比較它們與普通話和其他漢語方言的異同,藉以展示忻州方言詞彙的歷時和共時特點。第二個環節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通過對忻州方言歷史詞彙若干方面的歸納和梳理,進一步揭示忻州方言歷史詞彙的有關特點;二是從讀音方面進行考論,探尋忻州方言的古音積淀,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忻州方言歷史詞彙拓寬研究視野,為漢語語音史和漢語方言語音的研究提供有關數據和參證。作者簡介
張海峰,華中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忻州師範學院,主講「語言學概論」「漢語方言學」等課程。主要從事歷史語言學、漢語方言學等方面的研究,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9篇,主持和參与各級各類研究項目5項。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