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教育生活的經驗及其背後的文化意涵,呈現了由不同視角出發的四個研究成果。一是從教育社會學角度解讀王家衛具有代表性的兩部電影,挖掘其中被忽視的人生教育難題,為教育社會學貼近普通人的日常存在、回應其人生難題及教育需要,提供理論範式參考及經驗事實基礎。二是對湖南省傳統村落雙鳳村的兒童學習與傳承非遺文化的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從知識觀視角重構了非遺文化轉化為幼兒園非遺課程的路徑。三是聚焦 20 世紀初中國女性勞作所經歷的由「遮蔽」到「展演」的轉型過程,從造成「遮蔽」的歷史文化的原因出發探尋近現代女性勞作書寫所發生的轉變,考察女性家政勞作在近代媒介中的「顯現」與「展演」的方式,以及女性勞作價值如何逐步得到重估與肯定。四是關注當今中國的文化現代性與個體教育生活之間的互動關係,作者以威利斯的新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城鄉、消費和網絡三方面的現代性象徵秩序,並考察了它們是如何與教育和社會群體相聯結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