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信息時代城鄉商業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發展研究 牛豔莉著 97875689275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重慶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6892759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信息時代城鄉商業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發展研究
ISBN:9787568927598
出版社:重慶大學
著編譯者:牛豔莉著
頁數:22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59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隨著網際網路領域新技術、新模式、新概念的不斷出現,新的需求增長點正在形成。毋庸置疑,技術創新對企業發展仍具有根本性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數字信息時代背景推動下,商業模式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更甚於技術創新,只有在商業模式創新的支持下技術創新才得以實現商業價值。如何在數字信息時代背景下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融合互動,已成為現階段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形成和不斷夯實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本質就是在土地屬性「變」或「不變」的情況下,實現城市文明從人口和經濟的高密度地區向低密度地區進行擴散與覆蓋。對形成於工業化、城市化起步階段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那些原有行動模式和思維模式,是否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予以反思和調整,已成為發達地區進入工業化階段後期所面對的必要且緊迫的課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城鄉商業企業不僅需要加大城鄉商貿資源的統籌配置,更要尋找適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要求的經營模式,藉助數字化信息技術不斷成熟並發展。如何使城鄉商業企業在數字信息時代下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融合互動,進而實現城鄉商貿的相互融合與雙向互動,是這個時代各層次必須正視的問題。
本書的出版得到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數字經濟趨勢下河南城鄉一體化商業模式創新研究」(2020-ZZJH-273)、河南省2020年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建設項目「汽車服務工程」(ZLG201901)的支持。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目錄
第一章 城鄉商業企業經營面臨的數字信息時代背景
第一節 數字信息時代的關鍵詞
第二節 數字信息化時代的概念及特點
第三節 數字信息化時代城鄉商業企業面臨的新環境
第二章 新時代下城鄉商業企業經營的新機遇、新思路
第一節 城鄉商業企業經營的主要思路和主要問題
第二節 城鄉互通互動全面發展的支持體系
第三節 城鄉商業企業經營進程中數字化創新的需求
第三章 數字信息時代的城鄉商業企業經營創新之道
第一節 商業企業創新的三個層次
第二節 大數據與城鄉商業企業戰略
第三節 數字化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
第四章 數字信息時代城鄉商業企業的創新思維
第一節 網際網路思維
第二節 數字化思維
第三節 商業模式
第四節 基於網際網路思維的企業經營模式
第五節 數字信息時代經營模式思維創新
第五章 數字信息時代城鄉商業企業經營模式創新
第一節 創新與公司規模大小無關
第二節 創新中的障礙
第三節 創新要素
第四節 創新溝通網路
第五節 價值創造
第六節 數字信息時代城鄉商業企業經營模式
第六章 數字信息時代城鄉商業企業的實踐
第一節 城鄉商業企業所面對的數字信息時代背景
第二節 數字信息化新形勢下城鄉商業企業經營模式的核心利器
第三節 城鄉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案例
第四節 城鄉商業企業網際網路化的實踐創新
第七章 數字信息時代下城鄉商業企業發展方向與指引
第一節 「雙循環」背景下城鄉商業企業發展的必然之路
第二節 城鄉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下一步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數字信息時代城鄉商業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發展研究》:
第二,信力——主要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安全。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時代也存在著經濟安全問題,但人類對技術的依賴性不強,經濟安全的問題影響範圍有限。然而,隨著數字經濟的高級階段——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經濟對技術的依賴越來越大,經濟安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一旦出現經濟安全問題,對人類文明的衝擊有可能是致命的。人類在過度依賴技術發展的同時,也給自身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風險。應該謹防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淘汰人類,成為人類「最後的發明」。比如,埃隆·馬斯克就多次發出警告,要關注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安全問題,警惕人工智能危害人類文明,甚至會毀滅人類文明。
第三,想象力——數字時代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虛擬空間,這是數字時代保證人類發展的核心力量。人不僅生活在物理空間,也生活在數字虛擬空間。隨著數字經濟向著深度和廣度發展,虛擬空間將有可能成為人類生活的主要空間。在虛擬空間中,人類的生物感知得以重塑,人的想象力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人的創造力也得以增強。在物理空間中,人的幻想與希望、享受與痛苦難免要與他人發生不同程度的交流,能否找到認同取決於交流的對象。在虛擬空間中,人的活動則更多的是與自己對話,從而更加有利於認識自己,獲得認同。人在真實世界中通過勞動創造財富,而在數字空間中通過創造數據與算力創造財富。因此,在推動實體經濟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通過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等手段,有效激發人在虛擬空間中的想象力顯得尤為關鍵。
第四,管理力——數字經濟時代的算力、信力和想象力,能否得到有效發揮,從而服務於高質量的經濟增長和高品質的人類生活,重點在於管理力。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管理力與平常所說的管理能力不同。數字時代的管理力指的是算力、信力和想象力三個要素的系統應用,數字世界價值的存儲、輸入、輸出以及各種運算,將是未來數字世界的高級核心競爭力,甚至是虛擬的「國界線」。管理力的重要體現,是如何有效連接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如何讓個人既能夠認知世界,又能夠尋找到廣泛認同,並創造和實現價值。
在這一新環境下,我國各類城鄉商業企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數字時代的國家競爭。從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來看,大國之間的競爭都是圍繞著爭奪物理空間與資源而展開的角逐。新開闢的物理空間會引起新一輪的大國爭霸,由此會改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和大國之間的地位。數字時代創造虛擬空間,拓展了人類社會的空間層面。大國之間的競爭將會從物理空間轉移到數字空間。物理空間是有限的,數字空間是無限的。數字空間層面的拓展,猶如當年發現新大陸,改變了全球力量的對比。數字空間的爭奪必將會引起各方力量的改變,重塑當前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數字空間的發展對各國來說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
第二,數字時代的法律。現有的社會法律體系是建立在物理空間層面的,處理的是社會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產生的權利義務的分配關係。數字空間的出現,產生新的法律關係主體,這會給現有的法律體系帶來極大的挑戰。這種挑戰是向各個領域和產業全面滲透的,這決定了短時間內不可能制定出數字時代的各種法律。因此,應重點研究數字時代的特徵,循序漸進地推動法律體系的調整與變革,釐清哪些法律規則可沿用,哪些法律規則需要做出局部調整,哪些法律需要全面修訂。
第三,數字時代的治理。應秉持創新、公平和公正的原則,推動形成多元化主體協同治理機制,形成政府統籌、平台自治、第三方協調、公眾參与的多方共治新格局;應推動政府治理模式的變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改革體制機制,創新制度供給,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動數字經濟技術的創新,加強對數字平台的治理;應推動數字化技術在治理中的應用,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實現數字經濟時代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
第四,數字時代的倫理。當前數字經濟已進入人工智能時代,雖然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廣闊,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福祉,但虛擬空間的出現,模糊了物理現實、數字和個人之間的界限,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倫理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際上對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展開了積極探索,我國在人工智能倫理的原則和規制方面相對比較滯后,主要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只有有效解決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倫理問題,才能規避發展人工智能的風險,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人類的生活水平。解決人工智能倫理問題,應從設計上確保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公正、公平、透明和負責任的,避免演算法歧視與偏見;應切入人類的價值觀,建立道德的人工智能,以避免人工智能損害人類利益,挑戰人類文明;應切實地與公眾加強溝通,告知人工智能的主要風險以及帶來的好處;應建立有效衡量人工智能自主系統的福祉指標,衡量對人類福祉帶來的具體影響,不僅關注經濟利益,還應關注給人類心理或者環境、健康等方面所帶來的綜合影響;政府應對人工智能技術和相關企業進行監管,確保人工智能技術使用中的安全。

前言/序言
進入2020年,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的結合越發緊密,對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等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但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個層面都面臨各方面的挑戰和考驗。圍繞外部環境變化與內部商業企業轉型升級要求,尋找數字信息時代企業經營模式改革創新的發展路徑,已成為當下企業創新驅動下自身持續發展的一種新常態。
城鄉商業企業經營模式創新這一理論是為解決中國特殊問題而提出的,是解決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城鄉二元體制及其造成的城鄉多方面差距問題以及「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人們對城鄉商業企業經營模式的理論和實踐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城鄉商業企業經營作為在較高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上具有指導意義的理念,在數字信息時代背景下其發展面臨著對城市和鄉村的認識方面的重大理論挑戰。
隨著網際網路領域新技術、新模式、新概念的不斷出現,新的需求增長點正在形成。毋庸置疑,技術創新對企業發展仍具有根本性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數字信息時代背景推動下,商業模式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更甚於技術創新,只有在商業模式創新的支持下技術創新才得以實現商業價值。如何在數字信息時代背景下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融合互動,已成為現階段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形成和不斷夯實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本質就是在土地屬性「變」或「不變」的情況下,實現城市文明從人口和經濟的高密度地區向低密度地區進行擴散與覆蓋。對形成於工業化、城市化起步階段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那些原有行動模式和思維模式,是否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予以反思和調整,已成為發達地區進入工業化階段後期所面對的必要且緊迫的課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城鄉商業企業不僅需要加大城鄉商貿資源的統籌配置,更要尋找適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要求的經營模式,藉助數字化信息技術不斷成熟並發展。如何使城鄉商業企業在數字信息時代下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融合互動,進而實現城鄉商貿的相互融合與雙向互動,是這個時代各層次必須正視的問題。
本書的出版得到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數字經濟趨勢下河南城鄉一體化商業模式創新研究」(2020-ZZJH-273)、河南省2020年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建設項目「汽車服務工程」(ZLG201901)的支持。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