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研究 蘭躍軍著 978757640700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7640700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0*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研究
ISBN:9787576407006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蘭躍軍著
叢書名:崇明中青年刑事法文庫
頁數:265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53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作者主持完成的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最終成果的基礎上修改而成,旨在系統研究違反刑事訴訟法規範的不利後果,即刑事訴訟法律責任制度。共分為五章。從法理基礎、形式構造、具體形態和追究機制四個層面,研究解決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四個基本問題:一是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法理基礎,二是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形式構造,三是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具體形態,四是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追究機制。通過研究構建刑事訴訟法律責任制度,完善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理論,明確刑事訴訟法律關係主體各種程序違法行為的訴訟法律責任,讓刑事訴訟法「長出牙齒」,樹立「任何人不能從其違法行為中受益」的理念,從而在刑事訴訟範圍內以程序的方式解決各種程序違法行為,完善我國訴訟法律責任體系和法律責任體系,維護刑事訴訟程序尊嚴,實現刑事訴訟程序自治,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有效防範冤假錯案,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刑事訴訟制度新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者簡介

蘭躍軍,湖南東安人,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刑事訴訟法、證據法、法社會學、被害人學。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法社會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偵查程序被害人權利保護研究」和「刑事被害人人權保障機制研究」,主持中國法學會課題「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研究」,出版專著《刑事被害人人權保障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刑事證據制度發展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刑事被害人作證制度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刑事訊問制度研究》(中國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參編《刑事證據規則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公平正義之路——刑事訴訟法修改決定條文釋義與專題解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發表論文80餘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法理基礎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界定
一、刑事訴訟法中的「責任」
二、刑事訴訟法中的「法律責任」
三、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內涵
第二節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特點
一、責任主體的廣泛性
二、責任承擔的雙重性
三、責任內容的複合性
四、責任設置的適當性
第三節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價值
一、實現刑事訴訟程序自治
二、完善訴訟法律責任體系
三、有效防範冤假錯案
第四節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正當根據
一、社會契約理論
二、自然正義原則
三、人性尊嚴理念
第五節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與司法責任制
一、司法責任與司法責任制的內涵
二、刑事訴訟法律責任與司法責任比較
三、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與刑事訴訟法律責任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形式構造
第一節 構成要件
一、主體
二、行為
三、心理狀態
四、損害事實
五、因果關係
第二節 訴控主體
一、當事人
二、其他訴訟參与人
三、國家專門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四、案外人
第三節 確認主體
一、監察機關
二、公安機關
三、檢察機關
四、法院
第四節 承擔主體
一、國家
二、國家專門機關
三、司法工作人員
四、當事人
五、其他訴訟參与人
六、案外人
第五節 違反法庭秩序的刑事訴訟法律責任
一、違反法庭秩序的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立法演進
二、違反法庭秩序的刑事訴訟司法處罰及其實施
三、擾亂法庭秩序的刑事訴訟刑事責任及其追訴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具體形態
第一節 刑事訴訟實體法律責任
一、刑事訴訟民事責任
二、刑事訴訟行政責任
三、刑事訴訟刑事責任
四、刑事訴訟國家賠償
五、刑事訴訟司法處罰
第二節 刑事訴訟程序法律責任
一、補充修正程序
二、撤銷結果
三、確認無效
四、責令重做
五、終止程序
六、變更強制措施
第三節 刑事訴訟紀律責任
一、黨紀處分
二、政務處分
三、行業紀律處分
第四章 四類特殊主體的刑事訴訟法律責任
第一節 辯護人的刑事訴訟法律責任
一、辯護人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立法與實踐
二、辯護人承擔刑事訴訟民事責任的法理
三、辯護人刑事訴訟民事責任制度的建構
第二節 鑒定人的刑事訴訟法律責任
一、鑒定人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立法規定
二、鑒定人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比較考察
三、鑒定人刑事訴訟法律責任制度的優化
第三節 證人的刑事訴訟法律責任
一、證人作偽證和不作證的法社會學分析
二、證人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具體形式
三、證人刑事訴訟法律責任制度的完善
第四節 法院的刑事訴訟法律責任
一、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法教義學解讀
二、法院刑事訴訟法律責任及其法定事由
三、追究法院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局限性及破解
第五章 刑事訴訟法律責任的追究機制——以錯案追責為中心
第一節 錯案追責的界定與困境
一、錯案追責的爭議與質疑
二、錯案責任的界定
三、錯案追責的困境
第二節 追責理念和原則
一、責任法定原則
二、權責一致原則
三、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四、程序司法化原則
第三節 追責範圍和方式
一、追責範圍
二、追責方式
三、責任豁免
第四節 追責程序
一、程序啟動
二、責任確認
三、責任承擔
第五節 律師刑事訴訟刑事責任的追訴程序
一、「律師偽證罪」質疑
二、律師刑事責任的追責範圍
三、律師刑事責任豁免制度
四、律師懲戒委員會制度和懲戒程序
五、追究律師刑事責任的特別程序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