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涉僑」「華僑」「涉外」和相關法律條文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和北大法寶資料庫檢索相關裁判文書共4萬余份,通過大數據分析,歸納出5種主要涉僑權益糾紛案件類型,選取其中典型案例,從法律適用、法理分析、裁判啟示、涉僑保護等方面進行解讀,探討不同類型案件中的法律風險防範對策,為僑主體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涉僑法律條款的完善,做出有益的理論嘗試。
作者簡介
任江(1982- ),男,溫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民商法學博士,法理學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溫州大學私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法學學科編輯,溫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理事,入選「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高層次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從事民法學、法理學與民法學交叉領域研究。
目錄
本書以華僑、歸僑、僑眷、港澳台同胞及其眷屬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涉僑主體民事糾紛案件進行實證研究。我們在北大法意資料庫中檢索相關涉僑民事糾紛案件多達43650件,在將以上案例全部查閱后,根據涉訴利益的具體類型,對檢索到的案例進行類型化分析,總結出涉僑民事糾紛案件主要集中於房屋買賣與租賃、勞動、婚姻、繼承與侵權責任等領域,進而選取其中典型案例,最後從法律適用、法理分析、裁判啟示、涉僑保護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司法實踐中涉僑主體民事權益保障的法律風險與防範對策。涉僑主體作為聯繫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展示中國形象的窗口,保障其合法民事權益對於凝聚僑心、匯聚僑力、促進我國僑務事業發展、增強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具有重要意義。
前言/序言
華僑、歸僑、僑眷、港
澳台同胞及其眷屬是我國社
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中不
可或缺的參与者、貢獻者。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僑務工
作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涉僑
條款入憲、《歸僑僑眷權益
保護法》及其實施辦法相繼
出台,使我國涉僑法律制度
不斷完善。這些具體制度在
司法實踐中呈現著怎樣的運
轉狀態,涉僑法律糾紛尤其
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民
事糾紛具有哪些特點,已經
成為我國未來提升涉僑法律
制度建設水平的基礎性問題
。
溫州是全國聞名的僑鄉
,僑務工作經驗豐富。溫州
大學法學院與甌海區仙岩街
道黨工委、黨建聯盟,聯合
啟動了博士駐村計劃,為僑
鄉提供法律服務。我們在長
期的工作實踐中深刻感受到
僑主體在海外聯繫方面所具
有的特殊優勢,併為其所在
地的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所
作出的重要貢獻。但略顯遺
憾的是,我國學界當前對僑
主體權益保障研究多數集中
于立法與政策層面,缺乏基
于司法實踐現狀的實證分析
。如何從實踐中明確僑主體
的利益訴求,使其主體特殊
性得到重視,從而切實提高
僑主體合法民事權益保障程
度,成為本書意欲解決的主
要問題。
因此,本書以華僑、歸
僑、僑眷、港澳台同胞及其
眷屬的民事糾紛為主要研究
對象,對涉僑主體民事糾紛
案件進行實證研究。我們在
「北大法意」資料庫中檢索相
關涉僑民事糾紛案件多達
43650件,在將以上案例全
部查閱后,根據涉訴利益的
具體類型,對檢索到的案例
進行類型化分析,總結出涉
僑民事糾紛案件主要集中於
房屋買賣與租賃、勞動、婚
姻、繼承與侵權責任等領域
,進而選取其中典型案例,
最後從法律適用、法理分析
、裁判啟示、涉僑保護等方
面進行分析,探討司法實踐
中僑主體民事權益保障的法
律風險與防範對策。此外,
本書對援引的裁判文書作了
必要的文字修正,但總體保
持了裁判文書的原始文本內
容,以求客觀反映司法實踐
狀況。
全書21萬余字,任江負
責全書的撰寫,邵楊琦、向
昕妍、朴泰隆、武昀暉、李
欣岩參与第三、四、五、六
、七章的案例收集與初篩。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要感
謝團隊成員的默契配合和相
互鼓勵。溫州大學2021級
法學碩士研究生王成濤、李
文璐、麻艷婷、王君鵬同學
協助完成了本書的後期校對
勘誤。本書作為溫州大學華
僑華人研究系列叢書之一,
從立項到最後的出版,均獲
得了溫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
處、溫州大學法學院的大力
支持,在此對錶示感謝。同
時,要尤其感謝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張林編輯對本書的
策劃和細緻的校對。
涉僑主體作為聯繫中國
與世界的橋樑,展示中國形
象的窗口,保障其合法民事
權益對於凝聚僑心、匯聚僑
力、促進我國僑務事業發展
、增強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具
有重要意義。我們希望能夠
從涉僑主體民事糾紛案件中
,發現當前僑務法律工作有
待完善之處,以期對保障僑
主體合法民事權益、完善我
國僑務法律體系有所裨益。
任江
2021年4月25日寫于溫州
大學法學院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