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中小企業家、創業人員級相關知識產權管理人員
通俗易懂的理論講解,生動接地氣的案例展示,入門必讀。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著作權及相關權的含義、保護範圍,對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進行了說明;闡述了企業如何從著作權及相關權獲益,包括作品的商業使用、利用著作權產生收入、籌集資金、對抗侵權者、使用他人作品;對如何獲得著作權保護、如何確定著作權所有權歸屬、如何行使著作權進行了詳細說明;特別介紹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作品越來越多,對電子或數字格式作品的保護可以利用DRM工具和系統、技術保護措施等技術方法實現。用豐富的實踐示例,讓讀者能夠更容易、更深刻地理解著作權及相關權的運用和保護,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作者簡介
本書原版英文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進行中文翻譯。編委會人員初步如下:
粵知叢書編輯委員會
主任:馬憲民
副主任:邱庄勝、謝紅、溫鎮西、 劉建新、黃光華
編委:廖漢生、耿丹丹、陳蕾、趙飛、彭雪輝、陳宇萍、魏慶華、岑波、黃少暉、呂天帥
編輯部:耿丹丹、廖漢生、尹怡然、劉雪嬌
翻譯:尹怡然、廖露露、孫欣怡、范曉婷
審校:李偉、徐雨嫻、張靚、陳希
目錄
目錄
著作權和相關權
什麼是著作權?
什麼是相關權?
著作權和相關權對企業有什麼價值?
如何獲得著作權和相關權?
有沒有其他保護原創的法律途徑?
著作權的保護範圍和保護期限
著作權保護哪些類型的作品?
作品需要符合哪些標準才能獲得保護?
作品的哪些方面不受著作權保護?
著作權包含哪些權利?
什麼是財產權利?
什麼是精神權利?
「相關權」包括哪些權利?
著作權和相關權的保護期有多長?
著作權的保護範圍和保護期限
著作權保護哪些類型的作品?
作品需要符合哪些標準才能獲得保護?
作品的哪些方面不受著作權保護?
著作權包含哪些權利?
什麼是財產權利?
什麼是精神權利?
「相關權」包括哪些權利?
著作權和相關權的保護期有多長?
保護原創作品
如何獲得著作權及相關權保護?
如何證明您是著作權所有人?
如何保護電子形式或者數字形式的作品?
權利管理信息
技術保護措施(TPMs)
作品如何在國外獲得著作權保護?
作品的著作權聲明是必需的嗎?
著作權所有權
是否所有的著作權作品作者都享有所有權?
誰享有著作權的精神權利?
誰享有員工創作作品的著作權?
誰享有委託作品的著作權?
誰享有多位作者創作的作品著作權?
從著作權和相關權獲益
如何利用創意作品獲取收益?
將作品出售後,會喪失相應的著作權嗎?
什麼是著作權許可?
獨佔許可和非獨佔許可有什麼區別?
當出售著作權時會發生什麼?
什麼是商業化?
附 錄
附錄 常用網站和國際非政府組織機構網站
附錄 部分國家或地區版權局/知識產權局網址
附錄 與著作權及相關權相關的國際條約摘要
附錄 《伯爾尼公約》締約方名單
前言/序言
中文譯本序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包括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著作權法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法律制度。著作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公民的創造性,促進科技及文學事業的發展。一方面,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增強其經濟實力;另一方面,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引進外商和外資投資。
著作權調整的範圍很廣,涉及作者、國家、集體之間的利益問題,平衡創作者和使用者的關係,既要充分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又必須對作者予以限制,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可以說,著作權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2021年,全國著作權登記總量達626 44萬件,較2020年增長24 30%。其中,作品著作權登記、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同比分別增長20 13%、32 34%。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深刻總結了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推進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強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著作權作為文化保護的重要手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2020年1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加強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保護的意見》,旨在通過明確法律適用規則,倡導誠信訴訟,遏制著作權侵權行為。《關於加強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保護的意見》要求,通過提升知識產權審判質效,切實加強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的著作權保護,充分發揮著作權審判對文化建設的規範、引導、促進和保障作用,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1年4月,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等73家主體發布了《關於保護影視版權的聯合聲明》,呼籲短視頻平台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切實提升版權保護意識,真正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2021年6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加大了著作權保護力度,擴展了視聽作品的範圍,完善了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以更加適應實踐情況。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企業知識產權系列叢書均以中小企業為主題。其中,本書主要涉及著作權及相關權a,介紹了著作權及相關權的含義、保護範圍,對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進行了說明;闡述了企業如何從著作權及相關權獲益,包括作品的商業使用、利用著作權產生收入、籌集資金、對抗侵權者、使用他人作品;對如何獲得著作權保護、如何確定著作權所有權歸屬、如何行使著作權進行了詳細說明;特別介紹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作品越來越多,對電子或數字格式作品的保護可以利用數字版權管理(DRM)工具和系統、技術保護措施(TPMs)等技術方法實現。用豐富的實踐示例,讓讀者能夠更容易、更深刻地理解著作權及相關權的運用和保護,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WIPO管理著作權及相關權領域的多部國際條約,主要包括《視聽表演北京條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發送衛星傳輸節目信號布魯塞爾公約》《保護錄音製品製作者禁止未經許可複製其錄音製品日內瓦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等八項條約。這些條約涉及不同類型的作品,是知識產權實務工作的遵循。
我國文化建設、科技創新正在蓬勃發展,保護著作權有利於調動人們從事科技研究和文藝創作的積極性。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著作權及相關權的保護等工作對企業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書的出版能讓更多的企業重視著作權及相關權的保護、運用,為其具體行動提供了方法論和實踐指導。
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組織翻譯了本書,中心內部成員為本書翻譯工作作出了很大努力。翻譯工作得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同時,希望本書能為中小企業帶來有用的信息與參考,為更多的創新主體提供經驗和借鑒。我們鼓勵有條件的讀者研讀英文原版,並對本書提出意見和建議。
譯 者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