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工會女職工工作概論》(2023版)是全國工會幹部培訓基礎教材之一,主要講述工會女職工工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系統地介紹了工會女職工工作概述,工會女職工組織,組織動員女職工提升素質建功立業,依法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工作場所性別平等,女職工關愛服務,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等內容,是新時代工會幹部學習工會女職工工作理論知識的權威性、專業性讀物。
本書由全國工會幹部培訓基礎教材編寫委員會組織編寫,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組織修訂編寫。
作者簡介
全國工會幹部培訓基礎教材編寫委員會,編委會主任由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徐留平擔任,編委會成員分別來自全國總工會及直屬單位共20個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工會女職工工作概述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黨的二十大提出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調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女職工作為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婦女群眾的骨幹力量,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肩負著光榮而神聖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女職工工作,團結動員廣大女職工為實現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是中國工會的重要任務,也是工會女職工組織的重要職責。
第一節 工會女職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女職工隊伍的發展變化
女職工是女職員和女工人的統稱。一般是指從事一定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包括人事關係)或存在事實勞動關係的女性勞動者(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
隨著我國工人階級隊伍的發展壯大,女職工隊伍同步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建設主力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的女職工人數很少,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的輕工和紡織行業,她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深受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有女職工61萬人,僅占職工總數的7 5%。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我國女職工隊伍不斷發展壯大。1978年,全國有女職工3128萬人,占職工總數的32%。截至2021年9月底,在已建工會單位中,我國女職工人數已達1 03億人,約佔職工總數的38 77%;工會女會員人數達到0 99億人,約佔工會會員總數的38 99%。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女職工隊伍的基本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不僅表現在人數和占職工總數的比例上,還體現在科學文化和技術技能水平以及行業分佈等方面。從文化結構看,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女職工大多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而目前女職工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術技能水平均有明顯提升,據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女職工隊伍和女職工組織建設狀況相關數據顯示,女職工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4 0年,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佔38 6%,比2017年提高4 4個百分點;從就業分佈看,女職工就業範圍已由紡織、輕工等傳統行業,擴展到了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女職工在新經濟領域特別是數字經濟領域的就業數量增加。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佔比增長迅速,從2005年的約1/3提高到2019年的約40 1%,在尖端科學技術領域女性科技人才不斷湧現,為國家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從來源構成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大量農村婦女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成為女職工群體的組成部分。截至2021年9月底,在已建工會單位中,女農民工達3918 73萬人,占女職工總數的38%。
二、工會女職工工作的發展歷程
工會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除了反映和解決男女職工的共同意願與要求外,還必須關注和維護女職工的特殊利益,專門研究、關心女職工的特點和特殊需求,幫助她們解決特殊問題。做好工會女職工工作是加強和整合工人階級力量的重要舉措,各級工會必須把女職工工作擺到應有的位置,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認真抓好。
我國工會歷來重視女職工工作。從192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起,工會就把女工的特殊問題納入了工人階級鬥爭綱領,1927年,全國總工會設立女工部,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全國勞工大會中,也對女工的解放和利益提出了奮鬥目標。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向警予、楊之華、蔡暢、鄧穎超等同志都是工人運動中傑出的女工運動領袖。她們深入女工中進行宣傳、教育和組織工作,帶領廣大女工積極投身革命和工人運動。新中國成立后,工會女職工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女職工工作機構進一步健全。1950年,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工會女工工作會議上,李立三副主席就女工工作在整個工會工作中的作用、女工工作任務等作了深刻的闡述,明確了新中國工會女工工作應遵循的原則。會後,全國總工會作出了關於加強女工工作的決定,對加強全國工會女工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工會女工工作依託工會工作的發展,圍繞黨和工會的中心工作,以提高婦女社會地位為目標,針對當時女工的特點和要求,鼓勵婦女走出家門,積极參加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幫助女工解決實際困難,大力開展對女工的「加一把力」的工作;動員女工與男工並駕齊驅,以主人翁新風貌為建設社會主義作出貢獻。
「文化大革命」期間,工會被迫停止工作,工會女職工工作同樣受到影響。
中國工會九大后,隨著整個工會組織的恢復和發展,女職工組織和女職工工作也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各級工會相繼建立了女職工組織,並從企業選調了一大批有實踐經驗的人員充實到工會女職工工作者隊伍中。1979年召開的全國工會女工工作會議,使各級工會女職工組織明確了新的方向和工作任務。1982年,全國總工會女工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全國總工會女工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明確了女工工作委員會的主要任務、組織機構、工作制度等。1983年,全國女工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章瑞英在總結髮言中指出,女工部是工會的一個工作機構,女工工作是整個工會工作的一部分;在機構改革中,要加強女工工作的組織建設,各省、市、自治區工會在機構改革中,在機構的設置和人員的配備上,對女工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不能輕視女工工作;強調繼續抓好基層工會女工工作委員會的建立健全和作用的發揮。1985年召開的全國女工工作會議,總結了中國工會九大以來女職工工作的成功經驗,提出了工會女職工工作具有特殊性、綜合性、相對獨立性的觀點,對工會女職工工作進行了科學定位。1990年12月,全國總工會第十一屆八次主席團會議通過《關於建立中華全國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的決定》,確定建立中華全國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明確中華全國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是在全國總工會領導下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的、具有代表性的職工組織。1991年2月,全國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成立。近年來,工會女職工組織體系不斷完善,工會女職工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工會女職工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截至2021年9月,全國已建工會單位女職工組織已達202 28萬個,覆蓋率達88 11%,其中,基層工會女職工組織在有女職工的工會中的覆蓋率達90 8%;全國共有工會女職工工作者315 95萬人,其中專職22 6萬人、兼職293 35萬人;各級工會女職工組織圍繞加強對女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團結動員廣大女職工提升素質建功立業、依法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關愛服務女職工、引導女職工在家庭文明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等積極探索、銳意創新,打造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工作品牌,在工會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工會女職工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我國各個歷史時期,廣大女職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极參加革命和建設,英勇頑強、艱苦奮鬥,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各個階段,她們為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抗日戰爭中,她們與全國人民一道,同仇敵愾,在後方積極生產軍用物資,以實際行動參加抗日戰爭;在解放戰爭中,她們全力支援人民解放戰爭,為迎接全國解放展開了大規模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鬥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創了中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紀元,從此女職工同男職工一樣,成為國家的主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廣大女職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她們在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中以主人翁精神,發揮著「半邊天」的作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廣大女職工積極支持和投身改革、開拓進取,勇於奉獻,以更高的熱情、更多的智慧和更強的創新創造能力,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改革、發展、穩定中充分發揮了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女職工作為參与者、建設者,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本職崗位上腳踏實地、積極探索、銳意創新,勇於迎接新挑戰,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業績展示著女性勞動者的時代風采。在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建設中,廣大女職工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成為社會良好風尚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极參与者和實踐者,成為促進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基本力量,併為之作出積極貢獻。
工會女職工工作是工會工作、婦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群眾工作中地位特殊且重要。做好工會女職工工作,加強對女職工的思想政治引領,凝聚思想共識,有利於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組織動員廣大婦女參与社會勞動、立足崗位提升素質建功立業,有利於推動婦女解放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依法維護好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有利於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證女職工擁有平等參与發展和享有發展成果的機會;關心關愛女職工,更好回應和滿足女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利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更好維護職工隊伍團結穩定和勞動領域政治安全;加強女職工組織自身建設,提升女職工工作水平,有利於更好發揮工會組織聯繫職工的橋樑紐帶作用,推進黨的工運事業和婦女事業不斷創新發展。各級工會要提高政治站位,重視和支持女職工工作,加強統籌謀划,把女職工工作納入工會總體工作一體部署、一體推進;積極整合工會內外資源,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各方支持、合力推進的女職工工作新局面。各級工會女職工工作者要從加強黨的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充分認識女職工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意義和在工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把廣大女職工團結到黨領導的工會中來,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女職工的合法權益,不斷開創女職工工作的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