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與功利的批判 馬克思實踐哲學範式研究 袁淩新著 97875227086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84
商品編號: 978752270866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8*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德性與功利的批判 馬克思實踐哲學範式研究
ISBN:978752270866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袁淩新著
叢書名: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頁數:39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48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從德性倫理實踐哲學到功利倫理實踐哲學以致馬克思的實踐哲學,綻現了實踐哲學不斷充實、豐富和發展的生動畫卷。受益於古典思想史資源的熏陶,馬克思實踐哲學根基廣博厚重,思想深邃。更重要的是,馬克思的實踐哲學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範式,實現了實踐哲學範式的科學變革。它克服了德性的思辨和功利的濫觴,以對資本主義現實進行深度的社會歷史辯證法的批判,蘊含了哲學世界化和世界哲學化的理想。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應該彰顯馬克思實踐哲學的本真精神,書寫新的時代篇章。

作者簡介
袁凌新,河南內黃人,哲學博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入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馬克思哲學、西方思想史等研究,先後在《世界哲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等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 選題緣起
二 馬克思實踐哲學研究述評
三 研究方法、主要內容及創新觀點
第二章 德性倫理實踐哲學範式
第一節 古希臘實踐哲學的價值目標
一 從自然到人文的轉向
二 德性倫理問題的初步探討
第二節 德性倫理實踐哲學的系統化
一 實踐即德性倫理活動
二 從倫理學到政治學
第三節 德性倫理實踐哲學範式的局限性
一 時代和階級的局限
二 時代和階級局限性的唯物史觀分析
第三章 功利倫理實踐哲學範式
第一節 功利主義及其發展歷程
一 功利主義概論
二 功利主義的前導
三 功利倫理實踐哲學的展開
第二節 功利倫理與政治經濟學的實踐結合
一 早期政治經濟學的功利主義
二 經濟人與道德人的「斯密難題」
三 李嘉圖的功利主義及其經濟學
第四章 德性與功利的形而上學改造
第一節 康德實踐哲學
一 歷史人文背景
二 技術的實踐與道德的實踐
三 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統
第二節 黑格爾實踐哲學
一 對前人的承續和超越
二 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三 實踐的生存論及唯物史觀萌芽
四 實踐功利論的歷史意義
五 功利主義市民社會的內在張力
六 國家倫理的價值與局限
第五章 馬克思實踐哲學的邏輯起點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出發點
第一節 馬克思實踐觀的演變
一 實踐即理論的、哲學的批判
二 初步的政治、經濟批判
第二節 馬克思的勞動生產實踐觀
一 實踐即對象化的勞動生產
二 勞動生產中理論與實踐、道德與功利的統一
三 勞動生產,共有的起點
第六章 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初步綻現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轉向
第一節 異化勞動觀
一 簡單商品生產中的異化
二 勞動與資本的雙重異化
第二節 唯物史觀的創立與異化理論的揚棄
一 從異化勞動觀到唯物史觀的過渡
第七章 馬克思實踐哲學的科學展開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成熟形態
第八章 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實踐哲學範式
第九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語境中的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當以英國為主的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及其意識形態——功利主義經濟學勃興暢行之際,歐洲大陸的德國還處於非常落後的狀態,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德國人是「當代的哲學同時代人,而不是當代的歷史同時代人」。因為「在法國和英國行將完結的事物,在德國現在才剛剛開始」。英法要處理解決的問題,在德國引起這些問題的矛盾才剛剛出現。有學者總結,當時德國的落後體現為:經濟方面,生產效率落後于西歐其他國家;社會方面,獨立的資產階級尚未完全形成;文化上,社會生活中充滿了市儈風氣。青年馬克思更強調的是德國政治上的落後,如政治統治的專制與世襲等,後來他更多地關注到經濟的落後狀況。當然,這並不等於說一切不如人。恩格斯就認為,雖然當時的德國在政治和社會方面是可恥的,但德國當時的文學,即廣義的思想文化確實偉大。所以,儘管德國看起來是落後的,但並不影響思想家從哲學方面來反饋資本主義時代。就某種意義而言,他們的思想並不落後,他們是現代社會的哲學的或思想的同時代人。雖然德國是前現代的,但英法的現代性已存在於他們腦海之中,而且他們並非簡單地接受。相比于西歐其他現代國家的狀況,他們的思想甚至更加深刻,更加超前。因為他們已經用哲學反思現代,預測未來了。文德爾班認為,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德國,各種思潮幸運地相互匯合,促使它出現了一個偉大的哲學的黃金時代。我們則認為,在歐洲思想史上,這個時代足以和我們在前面所論述的蘇格拉底至亞里士多德的古希臘哲學的巨大發展相比肩。這個黃金時代充分吸收了包含德性倫理實踐哲學和功利倫理實踐哲學在內的豐富的思想原料,並滋養出了一流的思想大哲。其中,康德和黑格爾等人無疑是盛名卓著的代表人物。
德性倫理實踐哲學的價值和局限、功利倫理實踐哲學無畏的進取和濫觴都引起了康德、黑格爾等人嚴肅認真的思考,對於相關問題和困境進行了積極的回應。康德和黑格爾充分肯定了他們那個時代出現的啟蒙運動及其理性巨大的歷史推動力,同時他們清醒又準確地看到啟蒙和理性的不成熟對於社會的劇烈衝擊和震蕩。他們分別以先驗理性和絕對理性應對這種局面,體現出他們獨特的實踐哲學,或者說是對前人實踐哲學的改造。需要指出的是,英法的功利主義並非沒有理性(如斯密的《道德情操論》),而是更側重於人的自然需要、欲求和利益,更側重於工具理性;德國哲學也並非不講功利,而是更加側重精神理性。兩者側重點不同,各有其理論價值,但顯然地,我們可以把德國哲學看成對功利主義的理性矯正。這就是康德的道德義務論和黑格爾的國家倫理。
後人指認康德、黑格爾是偉大思想家的同時,又經常給他們的哲學以唯心主義或形而上學的稱謂。所謂唯心主義,就是說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最後的歸宿都局限於在精神、意識領域(先驗理性、絕對觀念)中剖析現實的經驗世界。所謂形而上學,就是說他們最後分別建立了宏大而封閉的精神宮殿,改造現實世界的任務終結于這些偉大的精神宮殿。這體現了他們實踐哲學的根本缺陷。這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後人指責這些偉大的思想家,為他們製作一頂唯心主義或形而上學的帽子都是不認真、不負責的做法。繞過康德哲學或把黑格爾當成一隻死狗,都不會得到好的哲學,而只能是壞的哲學。人們之所以指責康德、黑格爾的哲學僅僅是抽象的思維活動和精神的頭腦的風暴,一是因為他們往往忽略了康德、黑格爾理論的針對性——現實功利資本主義的發展所產生的問題;二是康德、黑格爾的理論確實脫離了德國的現實,但這不能認為是他們的理論缺陷,而恰恰是說明德國更加落後的現實沒有跟得上他們理論的前瞻性。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認真探究先哲們精神宮殿的每一塊磚瓦(儘管這一志向大於本書的主題和筆者的能力),以發現它們珍貴的價值。這是我們應對前人的正確態度。實際上,康德和黑格爾豐富的實踐哲學思想所蘊含的實踐理性、歷史理性、社會歷史辯證法思想、對商品經濟、市民社會、對功利主義實踐反思的哲學、國家倫理的應對等,無不蘊含著現代社會一個核心的靈魂問題:人的自由及其實現。他們以共和體制和國家倫理為實踐路徑,並超越了某個國家和民族的界限,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以世界公民的視野和姿態思考整個人類發展的前途命運,從而超越了德國,成為現代國家的理論良心。他們深邃的哲理思想無疑具有巨大的理論價值,他們為馬克思的實踐哲學提供了豐厚的思想養分。本部分我們將認真對待和分析康德的實踐理性和黑格爾的實踐哲學豐富的價值內涵。當然,兩位先哲的思想也具有他們的局限性,本章所說的對德性與功利的形而上學的改造,是說雖然他們並不否認現實的德性與功利的意義,但他們以先驗的理性或絕對精神來統攝它們,這樣讓德國的哲學總是顯得「地氣不足」,就像恩格斯所評價的,「在德國,當原則和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原則幾乎總是使利益的要求沉默下來。對抽象原則的偏好,對現實和私利的偏廢,使德國人在政治上毫無建樹」。此處,恩格斯所說的原則是抽象的精神或理論,在這個意義上,功利主義的利益高於原則,康德、黑格爾實踐哲學的原則高於利益。功利主義是需要矯正的,但他們似乎矯枉過正了。另外,他們的實踐哲學更多地停留于理論探討層面,我們可以稱之為「弱的實踐哲學」;而馬克思的實踐哲學更強調通過革命行動來「改變世界」,我們則可以稱之為「強的實踐哲學」。

前言/序言
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反映和精華。馬克思的實踐哲學不僅與其時代緊密相關,而且有賴於前人的歷史。這種歷史首先是社會物質實踐的發展,同樣還有根植于其上的思想史。我們應該認識到,馬克思的實踐哲學不是一座孤立的高峰,而是屬於幾千年人類智慧層巒疊嶂、連綿不絕的思想偉岳的整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把視域的鏡頭拉長拉寬,只有以歷史的整體的縱深和開闊的視野,才更能看清馬克思及其思想的面目和地位。在馬克思實踐哲學產生以前就存在著西方傳統實踐哲學範式,這些西方傳統實踐哲學範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德性倫理實踐哲學和功利倫理實踐哲學。所謂範式的不同,即每一個範式都有它關注的核心問題,這就是它的理論「硬核」。除此之外還有它特有的方法以及相關觀點,此所謂該範式的「支援背景」。每一種範式與其他範式的「硬核」肯定是不同的,否則就不能稱為不同的範式,但從「支援背景」來看,不排除某些範式的重合之處。不僅如此,一種範式的「硬核」到了另一種範式中有可能只是「支援背景」,而它的「支援背景」則有可能成為另一種範式的「硬核」。就本書研究的主題來說,德性倫理實踐哲學範式,其「硬核」是德性倫理以及相關的城邦倫理、政治學。它關注了個人的人生意義、道德品性修養,以及社會政治關係等問題,如幸福、快樂、適度、勇敢、慷慨、節制、友善、正義等。它把物質利益只作為必要的基礎,而不是目的,從而輕視物質生產實踐。功利倫理實踐哲學範式的「硬核」則幾乎與之相反,它強調的是物質利益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再討論相關的道德倫理、經濟和政治等問題。而馬克思實踐哲學範式與前兩者都不相同,其「硬核」為以物質生產的水平和關係為基礎的人的自由發展問題。馬克思不會抽象地談論個人的道德問題,以及利益和公平正義問題,他認為這些問題只是他理論的「支援背景」,這些因素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究竟如何,取決於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關係和社會制度。
古希臘的實踐哲學,由於社會還處於初始時期,它們還不具備歷史的、進步的眼光,在它們看來,它們探討的問題是最高的或永恆的問題。功利倫理實踐哲學,由於其處於資本主義時代,它們已經發現了歷史的進步問題,但其缺陷是,它們認為,在它們之前歷史是發展的,但發展到資本主義,歷史就「終結」了。而在德性倫理實踐哲學和功利倫理實踐哲學之後的馬克思實踐哲學,則以徹底的歷史辯證法,認為歷史的進步發展是永不停步的,資本主義社會並非人類所處的永恆狀態,而是社會與人的不斷發展的特定的階段,它必須被超越。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其哲學超越前賢。但毋庸置疑,馬克思的實踐哲學受益於歷史。
亞里士多德深刻揭示了人的實踐智慧、理性自由、公正、互惠和幸福主義所具有的豐富的倫理和政治意涵,它對於後世人的德性、經濟倫理和民主共和政體,以及人的自由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是古希臘實踐哲學價值所在。但是時代的局限造就了這種哲學只具有原始的豐富性。功利倫理實踐哲學批判了德性倫理實踐哲學的局限性,並與古典經濟學相融合,從而使實踐哲學向具有實用效果性轉變,在取得卓越效應的同時,又使其濫觴于各個領域。應當看到,前賢的實踐哲學在突出強調自己觀點時,並沒有走向極端。德性倫理的實踐觀並沒有否認人正當的功利追求;功利主義實踐觀強調功利觀點的同時,認為德性倫理也是重要的。但他們各有自己的理論重心,實際的效果是德性倫理並沒有充分重視人正當的功利追求;而借之以德性倫理來約束的功利主義實踐觀仍有很多消極影響,兩者各自有其缺陷。康德、黑格爾對其進行矯正,但總是難以擺脫形而上學的局限。儘管如此,它們仍然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上寶貴的思想理論資源。
馬克思的實踐哲學與它們存在著密切的思想理論淵源,這種淵源性的承接不在於我們可以從馬克思的論說中找出若干直接的「證據」,而是馬克思深受傳統思想熏陶而體現出的精神契合。這種影響既是直接的也是間接的,既是文化血液,也是精神氣質。馬克思從小就處於這種文化氛圍之中,後來的博士學位論文和政治經濟學批判都有它們的影響,這兩種範式中的問題要麼是直接的研究或批判對象,要麼是間接的方法論或敘事風格的滲透。當然更重要的是馬克思實踐哲學對於前人的批判和超越。馬克思的實踐哲學不僅僅是道德倫理學或實用主義,它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範式科學分析了德性倫理和功利主義問題以及兩者的關係。它作為一種科學的實踐哲學範式,此處的「科學」不是科學主義的「科學」,而是功利和道德的統一,是對道德倫理和功利主義的兼收並蓄,是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統一,是古典審美、現代性批判以及未來理想願景的綜合,而處於這些問題核心位置的無疑是對社會實踐問題的批判展開。它由一個倫理與政治問題的理論探討轉變成正確揭示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改變世界」的生產高度發展、社會制度變革建構,以推動人的自由與解放的宏偉事業。所以,馬克思的實踐哲學是以政治經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