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五年間,熊貓指南行走近400萬公里,調研4000餘個農業企業,完成5000餘次實驗室檢測,共有來自全國各地300多個優質農產品上榜。
今天您看到的這本《熊貓指南》,不僅僅是一份中國優質農產品的榜單,更是一個中國優質農產品的龐大資料庫。這個大數據,既來自海量的調查和檢測,更來自廣大消費者的感官評價。熊貓指南對消費者賦予了知情權,使消費者有機會參与對優質農產品的評價,共同用科學和數據來定義「好吃」。而這些農產品的科學標準,正幫助更多農人生產出更貼近消費需求的優質農產品。
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前言 農產品的
三次溢價
01
西南的味道
貴州貴味/2
貴州的酸/14
秘境維西的寶貝/24
02
西北的味道
吐魯番,葡萄居住的地方/32
喀什的伽師/42
西部的「杏」福/52
03
東南的味道
水果魚子醬/60
多彩的花椰菜/66
水果玉米/72
誘人的柚子/76
04
東北的味道
大米之路/84
三星級的櫻桃/94
蘑菇的神秘世界/100
05
中部的味道
山東的瓜/112
國際金獎番茄/119
鹽鹼地上的稻香園/130
年豬的味道/137
06
海邊的味道
有標準的芒果/148
海水薏米/158
火山的賜予/166
07
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熊貓指南2022
三星產品/176
二星產品/179
一星產品/190
後記
前言/序言
前言
農產品的三次溢價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農業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遠超美國農業規模,但中國農業大而不強,在品質農業的發展道路上還處於初級階段。
熊貓指南是中國品質農業發展的觀察者,基於持續調查和數據分析,我們對中國品質農業的發展趨勢分析如下:
中國農業市場巨大。中國消費了全世界30%的大米,50%的蘋果、豬肉和雞蛋,70%的食用菌和貝殼類海鮮,80%以上的荔枝,但我們的主糧成本偏高,效率和品質偏低,我們的水果、蔬菜缺乏標準和品牌,農業整體上處於大而不強的位置。
第一部分農業大省正在轉變為農業強省。5年來,熊貓指南發布了8次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歷經400萬公里的尋找,對1000多個優質地塊進行反覆調查,積累了2000多份完整的檢測報告。我們發現山東、四川等農業大省正在迅速轉變為農業強省,雲南、海南等原本農業並不發達的省份,今天在品質農業的發展道路上實現了彎道超車。
品質農業將引領中國農業的下一個十年。隨著消費升級、新農人進入農業領域以及進口農產品的衝擊,中國品質農業的發展速度在明顯加快,褚橙、大涼山丑蘋果、三亞福返芒果、龍米家大米等農產品品牌不斷湧現,盒馬、Ole』、七鮮等新型渠道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良好的業績,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今天,「Z世代」已經成了生鮮食品消費領域的主流消費群體之一,2020年,Z世代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193元,且這一人群規模已經達到3 8億,其中,中等以上消費能力的人佔比高達45%。
今天的消費者已經不一樣了,他們對於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的消費需求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品質農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對於全國各地的農業企業來說,要麼趕上,要麼掉隊。
當然,國內品質農業的發展也存在不少短板,熊貓指南常年行走在祖國的東西南北、田間地頭,結合對各地農業發展的現場調查、數據分析,以及消費者感官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我們認為中國品質農業存在三次「溢價」機會。
第一次溢價機會來自「做標準」。
近年來,和田大棗、伽師新梅、武鳴沃柑、雲南陽光玫瑰葡萄都經歷了「擴產陷阱」,也就是沒做標準之前盲目擴產。當和田大棗種植面積為30萬畝的時候,全國的渠道商都搶著買;當和田大棗種植面積達到300萬畝的時候,當地棗農一籌莫展,原來100元/公斤的大棗跌到了30元/公斤,收不抵支,棗農甚至掙不出摘棗的成本。
問題出在哪兒呢?出在沒有做好擴產的準備就盲目擴產,結果造成自我競爭,產品良莠不齊,導致渠道商成了甲方,棗農越賣越虧。因此,隨著特色農產品的種植面積達到一定規模,地方政府、大型農業企業必須要重視規避「擴產陷阱」。
其實,這裏存在著第一次溢價機會。對於優勢品種,達到一定種植規模后,第一件事就是做標準。標準化是現代農業的標誌之一。做標準的好處有三個方面:一是讓農產品品質穩定,確保安全指標和感官指標達到約定的要求,這是渠道商最看重的商業要素;二是分級定品,讓分級的農產品更好地契合不同的品質需求,讓優品賣出高溢價,讓標品滿足大眾消費,讓次品用於加工,提高整體效益,成為有標準的農產品,不與大通貨進行「紅海」競爭;三是降低成本,標準化的農產品適合大規模生產、運輸和銷售,雖然標準化生產可能需要投入一些成本,但集約化的過程可以降低平均成本,特別是降低損耗、延長貨架期等。比如目前我國生鮮農產品的平均損耗在30%,而標準化農產品即使跨國運輸也可以將平均損耗控制在5%。
分級定品就是確定農產品的品質,在此領域熊貓指南是國內優質農產品品質測評機構,在國內擁有海量的消費者感官大數據,並申請布局了30多個「熊貓指南風味輪」專利群,可以為農產品提供「高標準、權威、第三方」的品質測評,並依據品質分級,制定農產品標準。
熊貓指南風味輪,來源於感官評價。感官評價是用於喚起、測量、分析和解釋通過視覺、嗅覺、觸覺、味覺和聽覺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他物質特徵或性質的一門學科。風味輪是依託感官評價中描述性分析技術的一種國際認可的經典分類系統,在葡萄酒、啤酒、咖啡、巧克力和乳酪等產品評價中有廣泛的應用。風味輪可以提供一套有效的描述詞彙體系,將產品的風味、感官性質表現出來,方便人們認識、學習、研究和應用產品的風味性質。
熊貓風味輪是熊貓指南針對不同類別的農產品開發的品質特徵描述術語和參考標準,測評人員依據這些標準進行農產品品質的測評。利用
「風味輪」這個工具,測評人員可以量化各個評價維度,縮小人員測評差
異,實現農產品品質測評的標準化。目前,熊貓指南已對蘋果、葡萄、番
茄、柑橘、芒果等20餘個品類進行了風味輪的研發,後續也將不斷拓展到其他品類。
國際上知名的農產品如佳沛獼猴桃、都樂香蕉、智利車厘子都擁有嚴格的標準,並將分級定品的品質清晰地傳遞給了消費者,因此深受渠道商和消費者歡迎。當國內某個產區的農業達到一定種植規模后,直接實現全面品質化是不現實的,只有通過制定標準,培育「燈塔」,發揮
「頭雁效應」,這個產區的農產品品質才會逐步穩定並不斷提高。
舉個例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