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海南植被志》的研著是作者從1987年第一次進入海南文昌銅鼓嶺開展森林植被調查研究開始的,歷經三十余年。《海南植被志》共分三卷。 本書為第三卷,全書共分2章,前一章講述海南自然植被的植物繁殖生物學與生理生態學特點,包括植物繁殖生物學特點、植物幼苗存活與幼苗生長特點和植物幼苗生理生態學特點;后一章為海南植被分布圖及植被分布圖的解讀,海南植被分布圖有海南島的、海南島上各市縣的及各鄉鎮的(1:5~10萬),植被分布圖的解讀主要是描述海南島各市縣及海南島外的主要島嶼的植被類型及其分佈與植物組成特點。 本書可供從事植被保護和研究利用的工作人員,包括關注海南植被的社會人士及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保護地的建設、管理與保護的工作人員,從事植物地理學、植物種群和群落學、植被生態學、景觀生態學、植物多樣性保護及國土空間規劃等的科研工作人員、規劃人員和學生參考,亦可供從事環境保護、農業、林業(含濕地)、園林園藝等行業的工作人員參考。作者簡介
楊小波,男,1962年9月14日生,海南省海口市演豐人。1985、1993和1996年分別本科、碩士、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植物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1998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農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曾在德國和日本訪學。現為海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海南大學植物學博士點和植物學國家級重點學科負責人,中國生態學會常務理事,海南省生態學會理事長,海南植物學會副理事長,海南省環境學會副理事長。主持973計劃前期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等省部級項目3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80多篇,其中SCI收錄6篇,EI收錄3篇,CSS(:I收錄2篇。出版著作15部,其中第一作者8部,在這8部著作中,有影響的著作有《海南植物名錄》(科學出版社,2013),《海南島陸域國家級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森林植被研究》(科學出版社,2011),《城市生態學》(科學出版社,2000,2006,2014,發行近6萬冊)和《農村生態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曾獲海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二等獎3項(其中一項為第一完成人,兩項為參与者)、三等獎2項(第一、第二完成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優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省優秀教師、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省青年科技獎、省「515」人才第一層次人選、省委省政府直接聯繫重點專家、海南大學首屆十佳教師等稱號,為2007年全國精品課程、2009年國家教學團隊和2013年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平台負責人。目錄
第十五章 海南自然植被的植物繁殖生物學與生理生態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