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以歷史的實證研究和比較研究為基礎,適當運用國際關係理論,通過對兩次世界大戰的起源與目的,國際體系、國際格局、國際秩序的演變,反戰與和平運動的發展,世界大戰與非殖民化進程等方面的研究和論述,力圖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和國際機制的層面,探究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問題,考察20世紀的時代主題從「戰爭與革命」向「和平與發展」逐漸轉化的深層原因,揭示國際關係中形成的各種制約和預防世界大戰、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全球經濟發展與合作的多維機制與持續訴求,以及人類歷史發展中日益顯現的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創共贏的文明進步趨勢。作者簡介
徐藍,1947年11月生於北京,歷史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務委員,國家重點學科世界史學科負責人,兼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副會長、國際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執行局委員,國內多所大學兼職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世界現代史》編寫組首席專家。研究領域為世界近現代史、國際關係史。出版專著5部(獨著2部)、教材5部(主編1部)、譯著3部(獨譯1部),發表論文100多篇。多次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和教學獎勵。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2009年獲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