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影發展研究 (1945-1949) 焦仕剛著 978710605435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電影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45
商品編號: 978710605435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上海電影發展研究 (1945-1949)
ISBN:9787106054359
出版社:中國電影
著編譯者:焦仕剛著
頁數:2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28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1945-1949年的上海電影發展歷史,是中國電影史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上海電影在戰後迅速恢復、發展,成就中國電影又一個輝煌,上海重新成為中國電影的中心。本書從上海電影發展史本體角度出發,將這期間的上海電影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基於中國大歷史維度,通過對歷史、社會、政治、文化、電影等隱性與顯性話語符碼體系研究,尋找上海電影內在一致的歷史發展脈絡,獲得上海電影共通的藝術本質範式和歷史發展動力結構,從而描畫出上海電影發展的規律性態勢軌跡圖,為當下中國電影發展提供一點歷史性鏡鑒。

作者簡介

焦仕剛,電影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特拉華大學訪問學者,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會員,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會員等。榮獲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入圍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選2次。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主持和參与省廳級等課題13項。主要研究方向為影視史論、影視文化批評、影視文獻學。先後在《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當代電影》等刊物發表論文近40篇,其中CSSCI期刊論文10篇,中國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全文轉載1篇,參編著作4部。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無名時代的執著與輝煌
第一節 上海電影自主與多元機制探究
一、弱勢的官方電影控制
二、強勢外部力量擠壓下電影自主競爭機制
三、遊民與現代意識交織下的電影文化形態機制
第二節 上海電影媒介傳播形態研究
一、時間軸線下媒介傳播形態考察
二、戰後上海電影跨媒介性傳播形態探究
第三節 上海電影明星與明星制
一、戰後上海電影明星塑造機制
二、明星個案分析
第二章 走向革命烏托邦
第一節 電影的困境與抗爭
一、上海電影的政治困境
二、上海電影的經濟困境
三、上海電影的艱難抗爭
第二節 電影影像:怨恨與革命烏托邦
一、希望與怨望
二、苦難、怨恨與烏托邦
第三章 上海電影原典性敘事邏輯榷議
第一節 革命與進步
一、二元對立革命影像邏輯
二、現代性與烏托邦式國族認同
第二節 無名與共名
一、無名視野下藝術本體堅守
二、共名裹脅下電影藝術主體渙散
結語
一、整體性:上海電影,一次大歷史融合的可能
二、「上海電影」:一種超越性存在
三、一場不可能邂逅:當下與過去、歷史與現實、存在與本質
參考文獻
附錄
一、1945-1949年上海電影

目錄

(故事片)
二、電影大事記(1945-1949年)
三、電影機構演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