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戲曲電影」為研究對象,對各個歷史時戲曲電影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與現代電影科技相結合的產物,不同時代背景、政治經濟制度、政策導向、地域文化等都會對戲曲電影創作的面貌及觀念產生重大的影響。 本書以「中國戲曲電影」為研究對象,對各個歷史時期戲曲電影創作與理論進行了系統闡述,並結合時代背景、地域差異等不同條件,對中國戲曲電影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入分析。全書共8章,內容包括早期戲曲電影理論、「十七年」時期戲曲電影理論全景、「文革」時期樣板戲電影、商業化背景下的香港戲曲電影美學、新時期戲曲電影理論以及新世紀以來中國戲曲電影理論發展等。作者簡介
王怡琳,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現任教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多年來從事影視藝術領域理論研究,發表《<定軍山>及任景豐的「活動照相觀」》《梅蘭芳無聲戲曲電影美學觀念探析》《電視劇(潛伏)的節奏分析》《喜劇制勝:試析美國深夜電視談話節目的核心要素》《BBC醫療健康紀錄片探析》等多篇論文。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百年中國戲曲電影理論研究》(項目編號13YJC760086)。論文《電視劇(潛伏)的節奏分析》獲第二屆飛天電視劇論文評選評論類三等獎。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