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場的人-黑色電影研究 (精) 郝建 著 978755985589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5985589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不在場的人-黑色電影研究 (精)
ISBN:9787559855893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郝建 著
頁數:44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28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本書賣點
作者對黑色電影的解讀視野廣闊,其影片讀解往往不限於一部影片,還不時將電影文本與文學作品、哲學和美術文本做旁徵博引的融匯標本,堪稱骨灰級影迷和電影研究者的讀片指南。適用大、中學教師和學生的電影學、文藝學教科書及教輔,同時也對電影學、文藝學的專家具有借鑒價值。

編輯推薦
這部評論集對黑色電影從理論上予以論述,從概念上予以界定,但更多的是用實例給予解讀,使讀者對什麼是黑色電影有了直觀認知,從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作者寓論于述,使全書生動形象,便於讀者接受,這種專著對專業人員和電影愛好者都有啟迪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涉及的黑色電影涵蓋了從經典好萊塢時期到當今的優秀佳作。作者以深入淺出見的分析、輕鬆幽默的文筆對一批黑色電影新老經典《低俗小說》《暗花》《消失的愛人》《唐人街》《黑社會:以和為貴》等做出精深解讀。作者的分析視野廣闊,往往不限於某部影片,而是將電影文本與文學作品、哲學和美術文本做旁徵博引的融匯標本。作者對電影藝術形式美學堪稱迷狂,對作品視覺處理和敘事肌理有著敏銳的把握。
書中插入大量影片鏡頭截圖,每幅截圖都配有電影語言和敘事肌理的藝術分析,使讀者更加深入地把握到黑色經典作品的此中三昧,堪稱骨灰級影迷和電影研究者的讀片指南。

精彩書評
郝建教授左手撰文書寫獨立電影,右手揮毫闡釋好萊塢類型片,他這兩手硬路數在電影學院也算是個另類吧。他那兩本關於類型電影的書多年後仍是同類書籍閱讀量最多的,我數次看到它們出現在留學生的書架上。相信此書也會是黑色電影這個類型的書籍中頗為讀者喜愛的一本。此書在黑色中調和了紅色、白色、黃色等,在略擴大的範圍內定義和探討了黑色電影,涵蓋廣、推論深、較通俗。 ——張獻民
這本書讀起來有些興趣、頗有收穫。當年在電影學院的宿舍里就看到郝建是個超級影迷,我們在那裡一起看過不少新好萊塢電影和當代藝術電影傑作。這本書解析了黑色電影諸多經典謎題又梳理了多部新黑色電影佳作,它算是影迷的休閑讀物,也填補了中國電影研究的盲區。 ——王小帥
郝建是中國研究黑色電影第一人。他對黑色經典的研究不僅橫向囊括了好萊塢的黑色電影黃金時期,而且極具縱深感,一直延伸到當下電影中的黑色元素。更重要的是,郝建教授並非複製西方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是賦予這些作品和這個美學現象一種獨具慧眼以及見樹又見林的審視。 ——周黎明
何為黑色電影?那些經典的黑色電影到底好在哪裡?它和我們的世界有什麼關係?讀完這本《不在場的人》,或許你就能找到獨具思考與觀察的答案。這本書有作品細讀、有理論梳理,連參考書目都附在後面;它是一本關於黑色電影的小百科,讀起來既有趣又能讓你長見識。 —— 慕容雪村

目錄
為何要讀這本血腥黑色爆笑的《低俗小說》? /1
21世紀最佳電影,也是最邪惡最絕望的那一個 /15
那一年,那一天,香港賊王的不歸路 /31
性感尤物勇走血色奪財路
——《驚世狂花》的同性強盜之戀 /39
《暗花》:陰鬱絕望的漫長夜晚 /51
非常惡,非常美
——《小丑》的唯美主義怪笑 /65
誰要聽瘋狂佈道者的厭世箴言? /77
《冰雪暴》還是《冰血暴》?
——潔白世界中的黑色幽默 /91
布拉德•皮特勇闖俄羅斯駐美大使館 /103
血色觀音惡之花 /113
假局之中,存在之外
——黑色新經典《缺席的人》 /123
一個刷存在感的過氣明星奔向死亡之路 /131
美劇《冰血暴》,也開惡之花 /147
為了連任,這個總統會幹什麼? /161
日落大道上,哥特式宅子里的槍聲 /175
《消失的愛人》:悲催丈夫籲天錄 /193
《葛底斯堡演講》伴奏黑色歌謠
——科恩兄弟的陰鬱西部 /203
絢麗的黑色空間中,我們如何對抗「惡托邦」 /217
《卡薩布蘭卡》:經典愛情片為什麼使用黑色影像? /231
白色聖殿還是黑色紙牌屋? /245
Touch of Evil:奧遜•威爾斯的邪惡直覺 /257
無法無天《唐人街》 /271
紐約、紐約,把小鹿斑比變成罪夜惡棍 /283
《黑社會:以和為貴》,比黑社會更黑? /293
國際小城的活死人,以及那裡的下水道 /303
阿鼻地獄中的身份謎局 /315
她愛這個被她槍殺的男人嗎? /327
殺不了總統候選人,就殺個妓院老鴇吧! /339
性無能的強盜,詩歌可當春藥 /353
沒人封殺你,女演員不會演戲,一槍轟進河裡 /367
結語:思辨黑色謎題 /379
附錄:黑色電影研究參考資料 /417

精彩書摘
《冰雪暴》還是《冰血暴》?
—潔白世界中的黑色幽默
《冰血暴》(Fargo)
導演:伊桑·科恩、喬爾·科恩
編劇:伊桑·科恩、喬爾·科恩
主演: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
威廉姆·H 梅西(William H Macy)、史蒂夫·布西密(Steve Buscemi)、
彼得·斯特曼(Peter Stormare)
美國出品,1996年
故事梗概
車行推銷營業經理謝利經中間人沙弗介紹,在一家酒吧里找到了卡奧和基亞請求他們綁架他的妻子珍娜,以此要挾謝利有錢的岳父付給贖金。三人談好條件,兩個綁架者在贖金里扣除4萬美元用作兩人的酬金。謝利留下一部新車后離開了酒吧。
回到家中,謝利對岳父威利說他想開一家停車場的計劃,並希望威利能借錢給他,但威利像以前一樣拒絕了他的請求。後來威利又打電話告訴謝利,他可以考慮他的計劃。見事情有轉機,謝利想找到卡奧和基亞,取消他們原定的綁架協議,卻找不到兩人。謝利興奮地找到威利,後者卻告訴謝利不是借給他錢,而是要自己投資做停車場生意,他願意付給謝利酬金。沮喪的謝利回到家中,發現家中一片狼藉,妻子已被綁架。他拿起電話向威利報告壞消息。兩位綁匪帶著珍娜在路上遇到了警察,急躁、瘋狂的基亞一槍打死了警察,還打死了開車經過的兩位路人。
身懷六甲的女警官瑪戈接手了三人在路上被殺的案件,並依照線索找到了事前跟兩人上過床的兩位女孩。另一邊,兩位綁匪因多殺了三人,打電話告訴謝利他們的酬金要提高到8萬美元,貪心的謝利只好再次找到威利,希望威利能多給點贖金給綁匪,但威利只願意給100萬美元,並要親自送去給他們。瑪戈搜尋線索找到了介紹綁架的中間人沙弗,他說出了謝利。瑪戈在謝利的辦公室詢問了一些問題后離開了。
威利親自拿著錢給卡奧送去,在對峙中,卡奧開槍打死威利,他自己也被威利打傷。受傷的卡奧打死車場管理員拿錢逃跑了,拿到錢的卡奧從贖金里拿出8萬美元,把剩下的錢埋藏在雪地里。
瑪戈再次找到謝利盤問他,見事情敗露,謝利悄悄逃跑了。拿到錢的卡奧和基亞最後因為那部新車應該歸誰的問題起了爭執,基亞拿斧頭砍死了卡奧。基亞正在用碎木機粉碎卡奧的屍體時,瑪戈趕到,開槍打傷企圖逃跑的基亞並將其抓捕。在一家小旅館,警察抓到了逃跑的謝利。
這是一部視覺上最不像黑色電影的黑色電影。
片頭字幕開宗明義:「這是一個真實故事由於倖存者的要求,片中的人名做了改動,出於對死者的尊重,故事嚴格按照真實發生的情況講述。」2014年上,這部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片頭也沿用了同樣的字幕。
其實這完全是個虛構的故事,完全按照大情節劇作的路子來講的。這些字幕是一種文體上的自我相關,用這些字幕,科恩兄弟與觀眾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它顯示作者對敘事傳統和敘事風格的某種自覺。這些字幕或許會讓我們想起早期電影和後來的一些犯罪題材故事,作者們往往會從社會新聞、犯罪事件中汲取靈感。
影片的故事像是一個我們熟悉的犯罪題材故事。一個汽車經銷商想從大款岳父那裡騙點錢,就雇了兩個混混去綁架自己的妻子,結果引出了一大堆屍體。冰天雪地中,血色四處飛濺,人腦袋上的槍眼,汩汩流血。
第一次看這部作品,沒覺得它很黑色,只是隱隱感到其中滲透著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怪調子。要看它的影像呢,也完全沒有經典黑色電影的那些分割畫面、大光比照明等標識性視覺處理方法。故事走到結局時,兇徒被捕獲,關押在警車後座,也算是弘揚法制信念了吧。
《冰血暴》裡頭有一大堆彼此矛盾的元素。居家主婦式的警探與非理性殺戮的狂暴兇徒同框並置,白雪皚皚的清清世界與四處噴濺的血色相對,溫暖恬靜的家庭生活場景與愚蠢的殺人現場交替編織;富有質感的樸素寫實畫卷與濃烈的黑色幽默風格並存。我實在搞不懂,科恩兄弟是怎麼把這些元素編織得渾然一體的。
美國的影評人斯坦利·考夫曼(Stanley Kauffmann)大概是不太喜歡科恩兄弟的電影,他認為「他們的電影在氣氛上比較混亂,結果讓殘酷的部分顯得更不可信,而讓好笑的部分顯得像老套的喜劇性穿插」 。
其實,在它貌似混雜的元素中,有一種內在的調性,即全片統一在某種黑色幽默的風格中。許多時候,導演玩嗨起來,就會弄出某種比較放肆的喜劇元素。兩個綁匪綁架謝利的妻子那場戲中,充滿了鬧劇色彩。我們看到那種肆無忌憚、隨心所欲的粗暴行為。狂叫奔逃的妻子,躲藏在浴室的帘布後面被發現,被塑料帘布矇著頭滾下樓梯,讓我們不知道自己這時的笑聲是否暴露了我們內心的陰暗甚至殘酷。
把這些喜劇風格點化成黑色的,是作品中那些殺戮和死亡。這場為了騙岳父贖金的假綁架,居然徹底失控。兩個綁匪隨意殺人,彼此相殺,清清潔白的冰雪世界里,血色噴濺,一共躺下七具屍體!
就是這些殺戮和血色給本片染上了濃烈的黑色調子。本片中的殺人是一種粗鄙、非理性的殺戮。這種無端的殺戮被導演精細地編排,完美地呈現。
作者把那兩個綁匪寫成了人物。他們的犯罪行為是一種因為愚蠢的隨意,出於顢頇和懶惰的瘋狂。那個沉默的混混罪犯,遇到警察盤問,根本都懶得編瞎話糊弄,拉過來沖腦袋就一槍。他看守著被綁架的謝利太太,只因為這個主婦喊叫吵嚷,就打死了她。對自己的同夥,他也是一樣,對分贓稍有爭議,他一槍將其斃命,也不想著先關心一下搶來的贖金在哪裡。
跟謝利的扮演者威廉姆·H 梅西一樣,演員史蒂夫·布西密也被我稱為美國演員圈裡的那種金牌龍套演員。他們扮演過無數過場小角色,但是一旦有了主角任務,他們完全能夠擔當重任,就像咱們這裏的演員祖峰和吳剛。史蒂夫·布西密扮演的那個話癆罪犯,很容易讓我想起《暗夜騎士》里那個喋喋不休,執著持續地宣講自己殺人道理的小丑。雖然不像他的同夥那樣殺起人來那麼積極主動,可他也夠瘋狂。索要贖金不成,他立刻實施殺人搶劫,停車場的看門人跟他要停車費,他乾脆把人一槍崩掉了事。
與許多黑色電影一樣,作者會偏愛在故事中使用偶然因素來改變故事的走向。這部作品中的人物經常會在意外、偶然、即時的衝動中殺人。那個有語言障礙的混混被我稱為沉默殺手,他在公路上突然殺掉前來盤查他們的警察那段戲讓我在觀看時吃驚得叫出聲來。這裏的驚駭和意外趕得上《低俗小說》中由於汽車顛簸就導致手槍走火崩碎人的腦袋那個段落。這類非理性的殺戮、偶然性的殺戮所帶來的黑色笑聲也與昆汀·塔倫蒂諾的壞笑異曲同工。
這裏的殺戮與《西部世界》中的殺戮大相徑庭,那是虛擬世界中滿足真實的人性之惡的肆意殺戮。這裏呈現的也不是《老無所依》中那種殺戮,那是不知緣由的惡,形而上的惡,不可解釋的惡。這裏的殺戮是對另一種人性的真實顯現,是作者對蒙昧作惡狀態的演繹、探討和研究。
在這兩個低級罪犯身上,作者寫出來一種精神狀態。我看到,他們面對我們人類世界的那份無所適從,那份愚蠢和驚慌失措。這種罪行貌似兇狠,其實是施暴者面對社會的失語導致的語言障礙、交流障礙。由於智力低下或者內心虛弱,他們失去了與社會、與他人聯繫的紐帶。他們只會執拗地念叨著自己的混亂信條,還把這些邏輯自相纏繞的信條當作深刻的至理名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