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創造人類精神的哲學、科學和文學,以自身方式展開「存在之問」的主體性前提是建構本己的書寫哲學。考量其創造主體的書寫哲學生成建構的共性因素和敞開「存在之問」的主體視域及心靈鏡像方式;揭發人類精神創造屹立於過去走向未來的當世交匯點上敞開存在之問,既賦予創造主體以時代精神的營養,也激發創造主體接受未來召喚而做返本開新的功夫。以此抉發其創造主體的書寫哲學生成建構必是層累性的人生進程和書寫進程,它既以生存意問為基石,更以心靈意向為動力。前者是其書寫經歷與閱歷、生活變遷與自由閱讀的人生化生成和敞開;後者是其對天賦生命的意志因子、智慧因子、體質結構、氣稟朝向的反身性體驗和領悟,其原發動力是人的物種生命天性和人本存在天性。前者由物種本能、種族原型和個體性力構成原發性的生命意志機制,後者乃生存無意識的層累性積淀和成長無意識的創生性建構,其轉換生成的必然方向是生命意志向生存意志的生成和生物無意識對文化無意識的激勵,此二者有機整合生成性建構起創造主體的書寫哲學意問及精神。作者簡介
唐代興,四川廣安人,四川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四川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學院教授、倫理學特聘教授,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湖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立足世界風險、全球生態危機和社會轉型發展整合生成之當代境遇,圍繞「當代人類何以才能理性存在發展」而致思不息,先後提出「人是世界性存在者」、「世界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生態場」、「自然為人立法,人為自然護法」、「人『社會『地球生命『自然共生互生」、「生態文明乃人『自然。環境的生境化」、「生態化綜合是生境文明的根本方法」等六個基本命題和「反思自然失律人為論」、「重建人與環境的親緣性存在」、「遵循生境邏輯法則」、「遵循限度生存法則」、「重構生境利益機制」、「開闢可持續生存式發展道路」等六個實踐命題,創建生態理性哲學及方法,並以此為思想基礎和認知導向,探索生境倫理問題,構建融世界生境論、人性論、哲學本體論、倫理知識論、倫理心理學、倫理政治學、倫理教育學於一體的生境倫理學,並開創災疫倫理學新學科。目錄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