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立足于校長的課力是學校課程改革實施的關鍵。作者作為一名校長,堅持以”融”為核心理念的”6+1”課程體系建設工程,大膽嘗試國家課程校本化的改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課程,以全面提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形成了”語言與人文”、”數理與邏輯”、”運動與健康”、”藝術與審美”、”品行與生活”、”科學與創新”六大課程領域和”未來學個研究方向,並成立了七大課程工作室,全面提升了教師的課程建設和實施能力。本書從課程的課程的頂層設計著手行系統的規劃,實現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有機融合,形成為辦學思想服務的校本課程體系,同時,從兩個方面研究構建學校課程體系:一方面自上而下,從傳承傳統入手,研究學校的辦學思想、育人目標、三風一訓等,構建課程的頂層架構;另一方面自下而上,梳理學校已有課程和活動,為設計課程框架提供依據,一步完善課程種類尋找突破口。
目錄
第一章 “融”課程的理論架構
育才學校”融”課程簡介
“融”課程的源起
“融”課程文化脈絡
“融”課程歷史脈絡
“融”課程的內容
“融”課程的創新設置
“融”課程的六大課程領域
“融”課程的實踐創新
“融”課程的成效
第二章 “融”課程的素養培養
“春聯文化”教學中語文素養發展之探究
《典範英語》的學理解
對短跑運動中專注力的探討
淺談核心素養的”容”與”融”
提高小學數學課前預性的策略
小學低年級寫話能力培養初探
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素養的培養
在文本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實踐和思考
注重數感發展提高計算能力
自然拼讀在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第三章 “融”課程的智慧應用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與小學英語課程中的整合運用與實踐
淺談信息技術在低年級英語聽說教學中的妙用
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淺談注重數學概念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融入數學學科的策略研究
嚴謹的數學語言靈動的思想火花
巧妙運用教學內容訓練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語言
運用綜合材行繪本創作的意義
立足藝術本體語言,感悟人物形象
第四章 “融”課程的敘事悟道
可愛的他們
老師,你是喜歡我的!
你是一顆星
神奇的
師者如蚌
守秘讓我成為孩子的朋友
信任的價值
小星星亮起來
學護花與農民種地
——生轉化點滴見解,
也談師愛的力量
第五章 “融”課程的智慧評價
育才學校核心素養評價體體框架
育才學校核心素養評價系統核心原理
育才學校核心素養評價系統效益效果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科學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品德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音樂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綜合實踐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評價和社團評價核心素養評價指標
育才學校一至二年級期末評價周評價指標
第六章 “融”課程的未來探索
基於台泛在學小學生英語能力的研究
大數據背景下”因材施練”提高小學生口算能力的研究
基於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課堂教學設計
以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黃山奇石》一課為例
借課堂觀察關鍵數據診斷與課堂教學
借課堂觀察數據評析師生互動的質量
——以數學《分一分(一)》一課為例
淺板支持下的泛在學教師素養
探究性學特殊需求教學
未來課堂之數學學/
▁相融共生的師生學初探
以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單元《分桃子》為例
小學科學教材校本化”微處理”實踐初探
以教科版六年級下冊《微小世界》單元為例
參考文獻
後 記
前言/序言
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逐漸步入迅速發展的快車道,一些國家的教育教學也需行改革,其中課程、教材的改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眾多教育改革中,往往出現各種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經驗,於是課程論的內容隨之逐步充實起來,成為教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依託。
學校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培養得怎麼樣?”這些都要靠課程來實現。育才學校秉承”個性生動,小學大成”的辦學理念,遵循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多年來致力於學校課程建設和校本課程研發,構建了基於學生核心素養,以”融”為核心的學校課程體系。”融”課程,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順應社會、教育和學科發展趨勢,打破學科邊界,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優化組合,豐富學生多樣的學和學。
“融”課程實施的主要原則和基本思路:
以校為本,注重學展和個性發展
育才學校”融”課程在落實國家課程計劃的基礎上,發揮學校優勢,構建符合自己學校實際的課程體系,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在各個年級段,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發展需求,設置不同課程內容,終指向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2 ”融”為核心,注重學科課程內部資源整合
學校課程實施過程中,成立”6+1”課程工作室,充分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尤其注重學科課程之間的融合,關注學生已有經驗,從多元化多角度全面展現知識間的聯繫,發揮不同學科資源的效能和作用,並以高質量的常態課保障課程實施效果。
3 科研,注重教師課力提升
各課程工作室主持人對課程活行,以合作的方式開展課程規劃、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等課題研究,從多維行課程評價,從而實現課程發展目標,終實現教師專業發展與課相融合。
育才學校以課程建設為契機,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教育資源、突顯辦學,以提校文化品位。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和形式,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成長需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為學展奠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