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總結了貴州「十三五」以來「工業大突破」的實踐與經驗。首先,歸納和總結「十三五」以來貴州「工業大突破」的總體情況,包括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政策背景以及貴州工業發展的總體成效。其次,梳理工業化的主要理論與國際經驗,特別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業化理論以及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的工業化經驗,在此基礎上討論貴州工業化發展的路徑。再次,基於政策背景、理論機制和國際經驗,本書從貴州十大優勢產業、工業產業空間布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個具體層面展開詳細論述。一是考察十大優勢產業的形成、發展和相應政策;二是分析產業空間布局的歷史與現實依據、貴州各市州的重點產業發展現狀,國家和省市級園區的發展情況及產業布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三是研究貴州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情況、存在的不足及政策建議。最後,本書指出推動貴州「工業大突破」的重點難點與政策建議。主要任務是做大做強十大產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進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改革開放和先行先試;主要困難與制約因素是產業發展欠佳、發展質量亟待提高、小微及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創新驅動尚需增強、資源環境約束偏緊。貴州未來需要從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爭取中央支持等方面著力。作者簡介
吳大華,男,1963年生,侗族,湖南新晃人,法學博士,法學博士后,經濟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現任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貴州省茶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二級研究員。兼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民族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9),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2002),全國首屆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002),教育部第四屆「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2002),「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14),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14),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十大傑出法學博士后」(2017),貴州省核心專家(2013)。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法學》《民族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400多篇。出版個人專著13部,合著70餘部,主編參編教材15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一般、委託和後期資助課題6項,省部級以上課題15項。目錄
第一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工業的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