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大航海時代下全球殖民擴張為廣闊背景,以俄日互識為切入點,有序探討兩國早期關係的發端、發展、延續、突破與延伸,呈現兩國之間「好奇」「試探」「警惕」「接觸」「衝突」與「睦鄰」的歷史過程,總結出俄日早期關係史的顯著特徵(特殊規律)和依循的歷史普遍規律。本書立足於全球史和東北亞區域史的歷史記憶,構築自成一體的世界史視野下的俄日早期關係史敘事體系。
作者簡介
邢媛媛,女,1978年生,湖北當陽人。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俄國史研究。在《史林》《安徽史學》《史學理論研究》《日本學刊》《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遠東問題》(俄羅斯)等期(報)刊發表中外文論文3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參与青年項目1項、重大項目2項。
目錄
目 錄
緒 論 1
一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 1
二 本課題的基本線索 2
三 本課題的研究綜述 6
第一章 俄國初識日本 16
第一節 俄國的早期日本認知 16
一 俄國通過第三方了解日本 17
二 俄國年代記和宇宙誌 25
三 俄國探險家的日本記載 30
第二節 尼古拉與俄日關係溯源 39
一 尼古拉之論辯 39
二 尼古拉的遊歷 41
三 尼古拉的歷史地理學分析 46
第三節 日本的早期俄國認知 52
第二章 俄國尋找日本 58
第一節 首位漂流民傳兵衛 59
一 傳兵衛的俄國行記 59
二 俄國對傳兵衛的考量 66
三 傳兵衛對俄日關係的影響 72
第二節 彼得一世時期南下探險 75
一 初期小規模探險 76
二 И П 科濟列夫斯基遠征 78
三 地測專家的勘測 87
第三章 俄國發現日本 95
第一節 俄國的太平洋探險 96
一 第一次堪察加探險 97
二 А Ф 舍斯塔科夫遠征 102
第二節 日本漂流民廣藏與倧藏 105
第三節 白令第二次探險 111
一 М П 什潘貝格發現日本 114
二 В 瓦爾頓抵達日本 122
三 俄國內外對 「發現日本」 的反應 129
第四章 俄國與日本的初步接觸 137
第一節 以千島為中心的俄日間接接觸 137
一 18 世紀 40 年代以前的接觸 138
二 18 世紀 40 年代之後的接觸 141
三 И 切爾內千島調查 145
第二節 以千島為中心的俄日直接接觸 147
第三節 日本對俄國的早期警戒 166
一 日本對俄國認知的深化 166
二 М А 別涅夫斯基事件 169
三 幕府首次蝦夷地考察 175
第五章 俄國與日本的建交嘗試 180
第一節 俄國與日本的高層接觸 180
一 Я Э 拉克斯曼使團訪日 181
二 Н П 列扎諾夫使團訪日 190
第二節 俄國與日本的軍事衝突 207
一 俄國軍官的北部侵擾 207
二 В М 戈洛夫寧被俘記 217
第三節 幕府第二次蝦夷地考察 223
第六章 俄國與日本締結條約 232
第一節 太平洋進入世界經濟體系 232
一 歐美國家劃分勢力範圍 233
二 從 《文政驅逐令》 到 《薪水給予令》 238
第二節 Н П 普提雅廷出使日本 243
第三節 俄日簽訂《下田條約》 250
一 俄日談判的外交博弈 250
二 俄日 《下田條約》 再審視 260
結 論 271
一 俄國早期外交述評 272
二 俄日早期關係的特點 277
三 重視與加強俄日關係史研究 280
附錄 1 俄國早期對日交涉大事件 285
附錄 2 主要中俄文人名對照簡表 288
主要參考文獻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