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日本戰後思想界領軍人物竹內好的思想傳記,刻畫竹內好一生追索的核心問題——日本社會如何打造健康的文化主體性。 日本政治思想史學者孫歌的代表作,積十余年之功,新增對竹內好亞洲觀、中國認識的討論,更完整地呈現出竹內好的精神歷程。內容簡介
竹內好,日本魯迅研究扛鼎之作《魯迅》的作者、中國文學研究專家、日本戰後思想界的領軍人物。曾寫下《何謂近代》《作為方法的亞洲》等多篇「創造了戰後日本的代表性論文」,著名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眼中的「畏友」。 這是一部竹內好的思想傳記。對於竹內好而言,中國不是外在的他者,而是其自我否定的內在契機,在這一悖論性層面上,竹內好將中國、將魯迅視為自己一生奮鬥的精神原點,探索日本近代歷史中可以轉化的精神資源,一次次挑起論戰、介入同時代重大問題,推動日本戰後社會形成健康的文化主體性。作者簡介
孫歌,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政治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曾任日本東京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一橋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等。研究領域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體彌散的空間》(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竹內好的悖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文學的位置》(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把握進入歷史的瞬間》(台灣人間出版社2010年)、《我們為什麼要談東亞》(三聯書店2011年)、《探尋歷史的「基體」:溝口雄三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台灣人間出版社2016年)。目錄
三聯版序 直視竹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