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生態論-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 謝新洲 978701025299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01025299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互聯網生態論-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
ISBN:9787010252995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謝新洲
頁數:24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78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互聯網已經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或一種產品,它充分滲透到人們生活環境的方方面面,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影響到已有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內的制度,並不斷促使這些制度進行重構以符合互聯網發展的規律與速度。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建構之下的空間已經呈現出了非常明顯的生態系統特徵。本書從生態學視角入手,廓清互聯網生態基本結構、原理及特徵,深入剖析互聯網生態演進機理,在此基礎上繪製世界互聯網生態畫像,揭示中國互聯網生態的特點,思考建設互聯網生態文明的趨勢及方法途徑,通過剖析當前互聯網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試圖從互聯網生態理論的視角為構建互聯網治理的「中國方案」貢獻智慧。

作者簡介

謝新洲,管理學博士,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全國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新媒體與網路傳播、媒體經營管理、競爭情報與企業競爭戰略。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媒體發展管理理論與政策研究」(7163300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網路內容治理體系及監管模式研究」(18ZDA317)、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互聯網等新媒體對社會輿論影響與利用研究」(07JZD0037)等,為黨和國家關切的相關問題提供參考。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教育部、北京市等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教育部優秀教材獎1項、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

目錄

第一章 互聯網與互聯網生態
第一節 互聯網普及所帶來的變化
第二節 互聯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第三節 互聯網思想與價值取向
第四節 互聯網生態的出現
第五節 互聯網生態及相關概念
第二章 互聯網生態與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
第一節 互聯網生態與社會文明
第二節 互聯網生態與社會形態變遷
第三章 互聯網生態的建構要素
第一節 技術要素
第二節 內容與服務要素
第三節 用戶要素
第四節 社會要素
第四章 互聯網生態的結構形態
第一節 互聯網生態的物理結構形態
第二節 互聯網信息生態鏈
第三節 互聯網生態圈層
第四節 我國互聯網生態的形態與特徵
第五章 互聯網生態系統的演化
第一節 互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階段
第二節 互聯網生態系統的構成與可優化因素
第三節 互聯網生態系統的動力因素與作用模式
第六章 互聯網生態系統的平衡
第一節 互聯網生態系統的平衡及其失衡風險
第二節 互聯網生態系統平衡路徑
第七章 互聯網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互聯網思想對互聯網生態的影響
第二節 互聯網技術客觀發展水平
第三節 互聯網主體的行為及其網路文化素養
第四節 網路社交與電商環境
第五節 政府政策管理與制度
第八章 互聯網生態治理
第一節 互聯網生態治理的必要性
第二節 互聯網生態治理的目標
第三節 互聯網生態治理的基本原則與科學路徑
第九章 我國互聯網生態治理模式及其實踐
第一節 我國互聯網生態治理模式的發展階段
第二節 我國互聯網法治思想與法治體系建設
第三節 中國互聯網生態治理中的自治模式
第四節 中國互聯網生態治理的關鍵問題
第五節 中國互聯網生態治理的方法與路徑
第六節 中國互聯網生態文明建設的未來
第十章 互聯網生態的評價
第一節 互聯網生態評價指標的建構目標與基本原則
第二節 互聯網生態評價指標的建構思路與過程
第三節 互聯網生態評價指標的操作實施
第四節 中國互聯網生態評價指標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附錄 國外互聯網治理實踐與經驗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