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國的新舊動能轉換恰好與新一輪工業革命疊加。工業革命是由一系列新技術所引起的生產函數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及新部門、新產業結構形成的過程,其發生、發展過程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新技術系統擴散至經濟領域,從而引起原有產業結構、部門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的過程,是一個技術-經濟範式變遷的過程。而基於技術創新角度,新舊動能轉換是由於技術進步,原有技術下的經濟增長潛力即舊動能消耗殆盡,新技術代替舊技術,適應新技術擴散的新模式代替舊模式、新業態代替舊業態、新材料新能源代替舊材料舊能源,實現產業升級,從而形成一系列新動能。從世界工業革命歷史及經濟增長歷史我們也可以看到,每一次由技術創新引發的工業革命,同時也是生產函數的一次突破性變化,其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動能也隨之發生變化,新的經濟動能代替舊的經濟動能,因此,可以說歷次由技術創新引發的工業革命也是一次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成功實踐。 本書首先基於技術-經濟範式理論構建了一個工業革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理論分析框架,然後通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歷史考察驗證了該理論框架。在此基礎上,本書以此理論框架分析了通過新工業革命下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實現路徑,並圍繞該實現路徑探索性提出了推進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制度框架安排。作者簡介
劉英華,女,1981年生。經濟學博士,德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產業革命、數字經濟等。目錄
第1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