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懸架構件的設計計算 (第3版) 彭莫 黨瀟正 周冬生 等 978711172587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78
商品編號: 978711172587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汽車懸架構件的設計計算 (第3版)
ISBN:9787111725879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彭莫 黨瀟正 周冬生 等
叢書名:汽車技術精品著作系列
頁數:3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77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讀者反饋以及作者對整個知識體系的思考,新增了模型設計要點等內容,並對懸架計算進行了更新和補充說明。本書的核心內容是汽車懸架構件(導向機構、彈性元件、梯形機構、阻尼元件和穩定裝置等)的設計計算,同時也概述了汽車懸架的現狀和發展,介紹了汽車懸架的相關基礎理論和有關懸架系統的部分知識,理論體系完整,邏輯結構清晰,計算步驟清楚。本書適合汽車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汽車懸架設計計算之用,也可供相關專業師生和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汽車懸架的基本知識
第一節 汽車懸架構件
一、導向機構
二、彈性元件
三、梯形機構
四、阻尼元件
五、穩定裝置
第二節 汽車懸架形式
一、懸架的基本要求
二、懸架的分類
(一)按功能原理劃分
(二)按導向機構劃分
(三)按彈性元件劃分
第三節 汽車懸架形式的發展
一、導向機構懸架形式的發展
(一)單臂懸架的發展
(二)從單臂到雙臂
(三)麥弗遜懸架
(四)平衡懸架
二、彈性元件懸架形式的發展
(一)鋼板彈簧懸架
(二)螺旋彈簧懸架
(三)扭桿彈簧懸架
(四)空氣彈簧懸架
(五)油氣彈簧懸架
第二章 汽車懸架的基礎理論
第一節 汽車懸架術語和力矩中心
一、特定術語
二、力矩中心
(一)定義
(二)相關定理
(三)懸架的側傾力矩中心
(四)多軸汽車的縱傾力矩中心(瞬時中心)
第二節 多軸汽車的特性參數
一、特性參數
(一)擺振瞬時中心(軸線)距
(二)組合線剛度
(三)中性面
(四)內心距(二面距)
(五)換算線剛度
二、角剛度與角剛度比
(一)角剛度
(二)角剛度比
第三節 汽車平順性的評價指標
一、ISO2631標準
二、常用評價指標
第四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的評價指標
一、定義及研究對象
二、評價指標
三、車身穩定性
第三章 汽車懸架構件的設計計算
第一節 汽車導向機構
一、車輪定位參數
(一)輪距
(二)車輪外傾角
(三)前束
二、麥弗遜懸架的導向機構
(一)懸架中心和力矩中心
(二)換算線剛度和角剛度
(三)受力分析
三、半拖臂懸架的導向機構
(一)相關參數
(二)線剛度與角剛度
(三)設計要點
四、雙橫臂懸架的導向機構
(一)空間模型
(二)運動學特性
(三)彈性元件受力
(四)換算剛度
(五)擺臂臨界角
五、單縱臂懸架的導向機構
六、鋼板彈簧懸架的導向機構
(一)對稱板簧的運動特性
(二)非對稱板簧的運動特性
(三)中心擴展法的作圖步驟及其修正方法
(四)兩點偏轉法的作圖步驟及其修正方法
七、空氣彈簧懸架的導向機構
第二節 汽車彈性元件
一、鋼板彈簧
(一)普通鋼板彈簧
(二)變斷面鋼板彈簧
(三)漸變剛度鋼板彈簧
(四)非對稱鋼板彈簧
二、螺旋彈簧
(一)普通壓縮螺旋彈簧
(二)變參數壓縮螺旋彈簧
(三)變節距壓縮螺旋彈簧
(四)變圈徑等節距壓縮螺旋彈簧
(五)等螺旋角圓錐壓縮螺旋彈簧
(六)變絲徑等內徑壓縮螺旋彈簧
三、扭桿彈簧
(一)端部結構和相關參數
(二)變形及剛度
(三)扭桿直徑的確定
(四)容量與容量比
(五)材料和應力
四、空氣彈簧
(一)空氣彈簧的特點
(二)空氣彈簧的類型
(三)空氣彈簧的剛度計算
五、油氣彈簧
第三節 汽車穩定裝置
一、穩定裝置的設計規範
二、穩定裝置的設計計算
三、結構及布置
四、普通型桿體變形公式的推導
第四節 汽車梯形機構
一、普通梯形機構
(一)內外輪轉角關係
(二)轉彎半徑的計算
(三)梯形機構的轉向特性
(四)轉向機構附加牽動輪轉向
二、斷開式梯形機構
(一)機構的設計
(二)內外輪轉角關係
(三)側傾牽動車輪偏轉角
第五節 汽車阻尼元件
一、概述
二、汽車阻尼元件的選用設計
(一)阻尼特性
(二)阻尼比
(三)阻尼係數
(四)最大卸荷力
(五)工作缸直徑的確定
(六)合理的布置位置
第四章 汽車懸架系統
第一節 多軸汽車的負荷分配
一、負荷分配檢驗計算
(一)公式的建立
(二)計算示例
二、負荷分配設計計算
(一)等剛度負荷分配法
(二)等頻率負荷分配法
(三)均布軸負荷分配法
第二節 懸架特性
一、懸架的彈性特性
(一)合理的滿載頻率
(二)合適的頻率特性
二、獲得最大動容量的條件
三、行程和容量的分配
(一)線性特性的情況
(二)二剛度特性的情況
(三)漸變剛度特性的情況
第三節 輪胎氣壓的地位和選定
一、輪胎氣壓的重要地位
(一)輪胎變形公式
(二)輪胎接地壓力公式
(三)單次通過圓錐指數公式
(四)輪胎的側偏剛度公式
二、輪胎氣壓的選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