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城市攝影師;城市攝影愛好者;旅行愛好者
作者實踐經驗的總結:由中國職業攝影師馬玉晗根據40萬粉絲學員喜歡的攝影技巧總結編寫
從「功能、拍攝、後期」3條線展開,教你快速成為建築攝影與後期高手
講解深入淺出,實戰性強
內容簡介
本書由資深風光攝影師馬玉晗(Martin)根據學員喜歡的建築攝影技巧,從「功能、拍攝、後期」三條線編寫,幫助讀者快速成為建築攝影與後期高手!
第一條是功能線,詳細介紹了建築攝影的專業知識,如建築攝影的拍攝要點和拍攝題材、哪些鏡頭焦距適合拍攝建築、怎麼拍攝出透視感強的建築、如何將光影與建築完美結合,以及建築攝影的多種專業拍法等內容。
第二條是拍攝線,詳細介紹了六大專題的拍攝技巧,如高樓建築、街景建築、地標建築、古建築、室內建築及夜景建築的拍攝技巧等。
第三條是後期線,詳細介紹了用手機自帶軟體處理照片、用Lightroom App處理照片,以及用ACR調出街景的藍橙色調、城市工業風的街景建築色調、低飽和深沉的建築效果及古建築的暗調墨藍色調等後期技術。
本書圖片精美、豐富,適合對建築攝影領域感興趣的攝友借鑒,也可以供攝影、建築相關專業的學校作為教材使用。
作者簡介
馬玉晗
·環球旅行風光攝影師,徠圖全球簽約攝影師
·富士中國合作攝影師,騰龍光學中國講師
·小米發布會樣張攝影師,Infinity攝影小組成員
·美國國家地理供稿攝影師,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米拍十佳風光攝影師。
作品獲獎情況下如:
·2018 年漢莎航空全球攝影大賽 銀獎
·2020年IPA國際攝影獎冠 軍
·2020年時代中國粵港澳攝影大賽 一等獎
·2021 VIVO VISION+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 金獎
·2021年奧地利特倫博超級攝影巡迴賽 金獎
·500px年度城市圖片獎
·中新社全球華人攝影大賽 二等獎
·作品多次刊登在《攝影之友》《攝影世界》以及《環球人文地理》等專業雜誌上,也發佈於500px、圖蟲、米拍以及微博等知名平台上,點擊率超千萬
·多次接受過人民日報文創和500px等權威媒體的個人專訪,也和富士、小米手機等廠商合作拍攝過個人紀錄片
·曾一年超過200天時間在世界各地探索和拍攝自然風光,也多次合作舉辦過攝影展、線下巡展以及講座。
目錄
第1章 建築攝影必須掌握的要點 001
001 建築攝影是什麼 002
002 建築攝影的要求和拍攝要點 004
003 建築攝影主要拍攝什麼題材 005
004 哪些鏡頭焦距適合拍攝建築 007
005 怎麼使拍攝的建築更加突出 008
006 怎麼拍攝出透視感強的建築 010
007 如何將光影與建築完美結合 012
008 爬高樓拍建築全景的技巧 016
第2章 建築攝影的多種專業拍法 019
009 使用橫幅全景模式拍攝建築 020
010 使用豎幅全景拍攝高大建築 023
011 使用黑白模式拍出建築影調 025
012 使用夜景模式拍出建築色彩 026
013 使用框式構圖突出拍攝主體 028
014 使用特寫拍攝建築的局部景緻 029
015 使用無人機的廣角全景拍攝建築 032
016 使用長曝光拍攝城市建築的方法 033
第3章 高樓建築的拍攝與後期 037
017 運用平視構圖拍攝高樓 038
018 運用俯視構圖拍攝高樓 040
019 向上垂直90°構圖拍攝高樓 042
020 利用近景中景遠景拍出層次感 043
021 利用大小對比使建築更顯高大 044
022 利用日落拍出高樓的立體感 045
023 用手機自帶軟體處理照片 045
024 用Lightroom App處理照片 050
第4章 街景建築的拍攝與後期 055
025 拍攝街景中的網紅打卡地 057
026 以V字形構圖拍攝街景建築 059
027 以紀實手法拍攝街景建築與人文 060
028 以人為主體拍出光繪街景效果 062
029 站在高處俯拍汽車穿梭的街景 063
030 使用ACR調出街景的藍橙色調 064
031 調出城市工業風的街景建築色調 070
第5章 地標建築的拍攝與後期 075
032 運用光影拍出地標建築的質感 076
033 運用仰視角拍出建築的宏偉感 076
034 運用九宮格構圖拍攝地標建築 079
035 將古建築與現代建築完美結合 080
036 用框式+透視構圖呈現線性美 081
037 豎幅接片+變形調出建築的高大 082
038 調出低飽和深沉的建築效果 086
第6章 古建築的拍攝與後期 091
039 運用前景烘托古建築的氛圍 092
040 左右對稱拍出畫面的平衡感 093
041 側面拍出誇張的古建築效果 096
042 利用燈光展現古建築的色彩 099
043 巧借環境與古建築完美結合 102
044 利用水面倒影增強畫面視覺 103
045 調出古建築的暗調墨藍色調 105
046 調出古建築夜景的絢麗燈光 110
第7章 室內建築的拍攝與後期 117
047 利用廣角拍出樓梯的透視感 118
048 利用室內造型進行創意拍攝 120
049 利用室內線條拍出曲線美感 121
050 通過燈光為室內造型增色 122
051 通過玻璃反射拍出萬花筒效果 123
052 調出特色樓梯的橙色調效果 123
053 調出室內光影的夢幻藍調效果 128
第8章 夜景建築的拍攝與後期 134
054 運用三腳架進行長曝光拍攝 135
055 多用水面倒影來拍攝建築夜景 135
056 利用水平+三分線構圖拍攝夜景 136
057 利用慢門拍攝雲彩裝飾建築夜景 137
058 通過明暗對比使建築更加突出 138
059 調出冷色調的環境與建築夜景 138
060 調出暗橙調的建築群夜景效果 145
前言/序言
爬最高的樓,拍最美的景
從我第一次接觸攝影開始,城市建築就是比較吸引我的一種題材。
2012年,我帶著相機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爬樓拍攝,還記得當時是在30層的高樓上,往下拍攝城市的高架橋車軌。從那以後,我就愛上了這種拍攝的感覺。
直到我2017年來到上海,開始高頻率地拍攝城市建築風光,為了抓住每個城市建築的日出與日落,我不斷地尋找適合拍攝的角度,爬上一棟又一棟大樓,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就為了拍攝一張最滿意的作品。
拍攝太陽在這個城市的樓群中一點一點劃過的痕迹,俯瞰這個城市的夜色闌珊,記錄這個城市車水馬龍的夜景,我越來越享受這種感覺。
從一開始,我使用全畫幅配合超廣角拍攝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城市建築照片,後來又使用了中畫幅配合移軸鏡頭拍攝建築空間。最後,隨著時代的進步,我開始使用無人機拍攝高空視角的城市俯瞰圖。
2019年,我使用DJI Mavic 2 Pro拍攝了豎構圖全景接片的香港俯瞰圖,一舉拿下了2020年IPA國際攝影獎的建築類金獎,這大大增強了我拍攝城市建築的信心。
我常在500px、圖蟲App(作者名:Martin_INF)、抖音(風光攝影師Martin)和微博(Martin-Vision)等平台發布作品。這些建築作品不僅收穫了千萬級的閱讀量和百萬級的點贊量,也接受了人民日報文創和500px的專訪,向更多的攝影愛好者講述和分享建築攝影的經歷和作品。
機緣巧合,我認識了毛亞東老師,也就是《星空攝影與後期從入門到精通》圖書的作者,通過他的推薦,我認識了胡楊編輯和龍飛主編,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將這些年積累的建築攝影拍攝經驗和後期技巧彙集成了這本書和大家分享。
本書共分為8個專題,主要從「功能、拍攝、後期」這3條線,幫助讀者快速成為建築攝影與後期處理高手。從前期的攝影功能講解,到大量的建築攝影專題拍法,讓讀者深入了解不同領域的拍攝技巧,最後系統講解了不同類型的建築攝影後期技術。可以說,本書覆蓋了建築攝影的方方面面,是一本建築攝影與後期自學寶典。
最後,感謝廣大攝友的厚愛,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本書的出版;特別感謝好友及攝影界大佬的推薦,從你們身上我也收穫良多;感謝編輯和出版社,讓我將自己的攝影經驗與作品展示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此書,快速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築攝影師!
馬玉晗(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