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遵循「貧困識別→責任界定→效應評估→機制優化」的分析步驟,從財政收入與支出兩個源頭、財政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兩個傳導機制、宏觀與微觀兩個視角對基於流動人口多維貧困治理的財政扶貧機制優化的相關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本書梳理了流動人口扶貧治理財政體制的淵源、變遷以及現狀,分析了戶籍約束下人口流動對政府間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的挑戰與影響,定量評估和測度了稅負歸宿及公共服務受益歸宿結構、公共轉移性支出對流動人口多維貧困的實際影響效果,找出了流動人口多維貧困治理的財政現有機制障礙及潛在優化路徑,為流動人口家庭擺脫多維貧困和逃離貧困陷阱提供了決策依據,為設計保障流動人口家庭脫貧的長期財政激勵機制奠定了理論基礎。作者簡介
張楠,西南財經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國際稅收研究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雛鷹計劃」青年人才;長期從事公共財政與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在《金融研究》《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農村經濟》《財貿經濟》《經濟學動態》《公共管理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國家級課題10餘項。目錄
1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