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柏拉圖的《理想國》攻擊、貶黜和放逐荷馬等古希臘詩人,何以至此?似為千古之謎。 《柏拉圖導論》分兩卷,第一卷「形象思維人」探索口語文化,解釋柏拉圖的《理想國》;第二卷「柏拉圖主義之必需」捍衛柏拉圖主義,為《理想國》辯護。本書考察了古希臘口語文化向書面文化、形象思維向哲學思維的轉型,探討了口語社會中口語和文化的關係,以及柏拉圖在口語和書面傳統轉型中的作用。作者認為,有了拼音文字和書面文化以後,古希臘人的思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於是抽象、分析和視覺的編碼就鎖定了難以捉摸的語音世界。本書證明,柏拉圖注重書面文化,排斥質樸的、聚合式、意合式、口語式的形象思維,所以他把詩人排除在「理想國」之外。 本書既捍衛柏拉圖主義,又捍衛古希臘詩人,它珍視希臘古風時期和古典時期的詩歌傳統和口頭傳統。本書在人類學、民俗學、文化史、傳播學、心理學等學科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作者簡介
埃里克·哈弗洛克Eric Havelock,英國人文學者、古典學家、傳播學媒介環境學派第一代代表人物,是連接傳播學中多倫多學派和紐約學派的橋樑。曾執教於多倫多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知名高校,1971年退休。著有《柏拉圖導論》《繆斯學會寫字》《希臘的拼音文字革命及其文化影響》《希臘政治的開明氣質》《西方書面文化的源頭》等。目錄
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