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宋初三先生」,一般特指北宋真宗、仁宗年間的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孫復、徂徠先生石介。因三人同為宋初儒學復興運動中的關鍵人物,對宋明理學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思想旨趣相同,故學界常將三人並列,尊稱為「宋初三先生」。此次擬將三人傳世著作加以整理,整體推出。具體來說,胡瑗的著作主要有《周易口義》、《洪範口義》、《皇祐新樂圖記》及散見於他書徵引的《中庸義》、春秋學等,孫復的著作主要有《春秋尊王發微》、《孫明復先生小集》及散見於他書徵引的易學、詩文等,石介的著作主要有《徂徠石先生文集》及散見於他書徵引的易學、春秋學、詩文等。 所用版本,胡瑗的《周易口義》以康熙二十六年李振裕白石山房刻本為底本,以《四庫》本為校本;《洪範口義》以嘉慶十三年張海鵬《墨海金壺》本為底本,以《四庫》本為校本;《皇祐新樂圖記》以《叢書集成初編》所收錄張海鵬《學津討原》本為底本,以《四庫》本為校本。孫復的《春秋尊王發微》以康熙十九年《通德堂經解》本為底本,以《四庫》本為校本;《孫明復先生小集》以乾隆四十年杏雨山堂刊本為底本,以徐坊校跋本和《四庫》本為校本。石介的《徂徠石先生文集》以光緒十年濟南尚志書院刊刻濰縣張次陶所藏明人影印宋鈔新雕《徂來石先生全集》二十卷為底本,以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四月燕山石氏刻本等為校本。作者簡介
胡瑗(993-1059),字翼之,江蘇如皋人,世稱安定先生,北宋理學家。胡瑗和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治學講究明體達用,昌明正學,是湖學的創始人,爲宋代理學導夫先路。《洪範口義》二卷,重在疏通經義,對於天人之際不做牽強附會的發揮,在關於《洪範》的註解中最爲平實。此次整理,以墨海金壺本爲底本,四庫全書本爲校本。目錄
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