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與中國社會研究-鄭杭生社會學大講堂實錄.第二輯 馮仕政 奐平清 978730033340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學與中國社會研究-鄭杭生社會學大講堂實錄.第二輯
ISBN:9787300333403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馮仕政 奐平清
叢書名:明德群學
頁數:32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10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鄭杭生先生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學重建的重要領導者之一,也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學科重建的奠基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遺產。為紀念著名社會學家鄭杭生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特設「鄭杭生社會學大講堂」,邀請社會學界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頂尖的領軍學者如林南、張翼、田毅鵬、張文宏等蒞臨演講,以期活躍學術氛圍、開闊學術視野、促進學術交流、深化學術研究、繁榮學術文化,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學的發展。本文集收錄了「鄭杭生社會學大講堂」第十六講到第三十四講的17篇演講稿,內容涉及社會學理論及應用領域的相關重要議題。

作者簡介

馮仕政,重慶市忠縣人,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副院長。主要從事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不平等、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等領域的研究,尤其關注當代中國的國家建構、社會治理、群體性事件、信訪以及高等教育中專業與政治的關係等問題。在《社會學研究》、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並著有《再分配體制的再生——傑村的制度變遷》一書。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重點項目等課題多項。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師獎(研究類)二等獎。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目錄

單位社會的終結及其社會風險
從引進吸收到融合創新
社會資本的現狀和未來
階層位置、家庭居住安排與家庭暴力
多元文化結構與文化認同
從地緣多元主義走向話語多元主義
從不平衡發展到平衡發展:發展中的「消費悖論」及其超越
關於社會公正的幾個問題
中國社會學者的產權研究
從自我技術看儒家倫理的早期嬗遞
站在數字社會的十字路口
流動時代的不確定性及其應對——以新冠疫情風險的全球爆發為例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風險與治理
中國人的人情與面子:框架、概念與關聯
鄉村發展與轉型研究的理論傳統
中國人類學的學術風格與學科自信
中國傳統社會思想的特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