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以經治國與漢代社會 ISBN:9787214290281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晉文 叢書名:隨園史學文庫 頁數:4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09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以經治國與漢代社會》一書為再版修訂書籍。全書緊扣「以經治國」的主題,以「治」為中心,系統闡釋了經學與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文化、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關係,邏輯地構成了一個學術整體。作者晉文為秦漢史研究專家,他爬梳古籍、系統整理,在俯瞰漢代社會變遷、從總體上揭示經學對漢代社會發展的影響的同時,對相關具體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總體而言,此次修訂解決了一些遺留問題,也重新審視了漢代社會關係。書稿內容豐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作者簡介 晉文,本名張進,1958年5月生,江蘇徐州市人,漢族。1983年6月畢業於徐州師範學院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先後師從安作璋先生、魏良弢先生攻讀中國古代史專業研究生,獲山東大學歷史學碩十學位、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秦漢三國簡牘經濟史料彙編與研究」首席專家,兼任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等。2019年教師節獲南京師範大學奕熙精英教師獎。主要從事秦漢史研究,兼及戰國史研究、魏晉史研究、簡牘研究和經學史研究。著有《桑弘羊評傳》《以經治國與漢代社會》等,主編《中國帝王圖志》《泰州通史》等,在《光明日報》《歷史研究》《巾國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報刊發表論文150餘篇。專著《秦漢土地制度研究——以簡牘材料為中心》入選2019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目錄 前言第一章 漢代以經治國的歷史考察 一、漢代以經治國的發端 二、漢代以經治國的深化 三、漢代以經治國的極盛 四、漢代以經治國的尾聲 附論一:也談「漢武帝尊儒問題」——與孫景壇教授商榷 附論二:論《春秋》《詩》《孝經》《禮》在漢代政治地位的轉移 附論三:從推廣教化看秦漢王朝的民族邊疆治理 第二章 以經治國與漢代政治理論的構建 一、「天命」論的重新詮釋 二、「《春秋》大一統」理論的確立 三、「古今」論的改造與衍變 四、「家國同構」——忠孝觀的整合 附論四:「重瞳」記載的起源、內涵與轉變——從項羽「重瞳」說起 附論五:古今之辨與「焚書坑儒」的悲劇 第三章 以經治國與漢代政治制度的鞏固 一、皇帝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二、職官制度的調整與「緣飾」 三、用人制度上的重大轉變與發展 附論六:漢代霾或「霾霧」探微 第四章 以經治國與漢代經濟 一、經濟思想上的重大轉變 二、經濟政策中的顯著變化 三、關於經學與漢代經濟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附論七:重評董仲舒與司馬遷的義利觀 附論八:「上行」與「下效」——對兩漢「崇儉抑奢」風尚的再探討 第五章 以經治國與漢代法律 一、「寬猛並施」的基本態度 二、「禮法結合」的立法精神 三、「《春秋》決獄」——引禮入法的具體操作 四、對漢代引禮入法若干問題的思考 附論九:漢代赦制略論 附論十:身死還是苟活——試論東漢肉刑存廢之議 第六章 以經治國與漢代教育 一、經學被奉為正統文化,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 二、積極推動學校教育的發展 三、大力推行通經入仕的政策 四、教育功能的發揮及問題 附論十一:漢代太學淺說 附論十二:漢代私學淺說 第七章 以經治國與漢代「荒政」 一、促使漢王朝更加重視「荒政」 二、推動漢王朝採取更多的「荒政」措施 三、歷史作用與局限 附論十三:兩漢時期的賦民公田及實質 第八章 以經治國與漢代社會生活的整合 一、衣食住行 二、婚姻與家庭 三、喪葬與祭祀 四、復讎與報恩 五、謙讓之風 六、藝術生活 七、結語 附論十四:重評班昭《女誡》的女性倫理觀 附錄一 漢代重要經學家表 附錄二 已發表相關論文 目錄 參考文獻 後記 新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