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潘樹和臨證用藥經驗集 ISBN:9787117365093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潘樹和 頁數:1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91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整理了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指導老師潘樹和教授臨床50餘年中積累的關於中藥應用的寶貴經驗。本書分為總論、各論兩篇,總論部分重點闡述了《神農本草經》的重要價值、中藥治病機制、臨床治病用藥原則與思路、藥物配伍和煎服方法等;各論部分參照《藥品化義》風、濕、寒、氣、血等十三門形式,分類展示了筆者關於臨床慣用的八十餘味中藥的心得體會,並選附案例,以為補充。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潘樹和,男,1951年生,河北省承德市中醫醫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主任中醫師,原承德市中醫院副院長,華北理工大學中醫碩士生導師、校外實踐指導教師。河北省首屆名中醫,全國第六批及河北省第二、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承德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承德市專家協會副會長、醫療分會會長,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三屆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分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疫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第三屆仲景學術思想研究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及中醫藥文化傳播作品評審專家,承德市第二批自然科學領域醫學臨床中醫腫瘤專業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北省科技廳科研成果鑒定專家,河北省高級職稱評委,江西中醫藥大學姚荷生研究室特約研究員,姚梅齡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繼承工作室特約研究員。 師從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世家名醫、首都國醫名師、全國名中醫余瀛整教授;陝西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屆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江西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岐黃國醫書院原院長、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傷寒名家姚梅齡教授。目錄 上篇 總論第一章 《神農本草經》用藥規律 第一節 臨證用藥首辨陰陽 一、四氣秉受于天 二、五味秉受于地 三、四氣、五味調整陰陽 第二節 臨證治病用藥原則與思路 一、寒熱溫涼、五味藥性 二、用藥須究形、色、氣、味 三、氣味厚薄分,升降五類別 四、升降沉浮在臨床中的應用 五、藥物配伍 第二章 三焦證治及用藥 一、三焦治則 二、三焦氣化機制及用藥 第三章 方劑的應用 一、方從法立、以法統方 二、方劑分類 三、方劑的組成和變化 四、中藥量效關係 第四章 中藥炮製與煎服 一、炮製 二、中藥煎服法 下篇 各論 第一章 風葯 一、麻黃 二、葛根 三、柴胡 四、白芷 五、獨活 六、蔓荊子 七、細辛 八、風葯補益 第二章 濕葯 一、白朮(附:蒼朮) 二、防己 三、萆 四、濕葯補益 第三章 寒葯 一、桂枝 二、乾薑(附:生薑、炮姜) 三、吳茱萸 四、附子 五、寒葯補益 第四章 火藥 一、黃連 二、黃芩 三、知母 四、石膏 五、連翹 六、梔子 七、大黃 八、火藥補益 第五章 痰葯 一、半夏 二、瓜蔞 三、貝母 四、天花粉 五、痰葯補益 第六章 燥葯 一、火麻仁 二、秦艽 三、燥葯補益 第七章 氣葯 一、厚朴 二、枳實(附:枳殼) 三、香附 四、橘皮(附:橘絡、橘核、化橘紅、青皮) 五、桔梗 六、木香 七、川楝子 八、氣葯補益 第八章 血葯 一、丹參 二、澤蘭 三、赤芍(附:白芍) 四、桃仁 五、紅花 六、地榆 七、蒲黃 八、水蛭 九、血葯補益 第九章 肝葯 一、當歸 二、續斷 三、生地 四、山茱萸 五、天麻 六、何首烏 七、肝葯補益 第十章 心藥 一、石菖蒲 二、遠志 三、酸棗仁 四、柏子仁 五、茯神 六、心藥補益 第十一章 脾葯 一、甘草 二、黃? 三、人蔘(附:林下山參) 四、芡實 五、薏苡仁 六、車前子 七、澤瀉 八、豬苓 九、脾葯補益 第十二章 肺葯 一、沙參(南沙參) 二、石斛 三、山藥 四、桑白皮 五、紫菀 六、款冬花 七、麥冬 八、杏仁 九、五味子 十、射干 十一、白前 十二、肺葯補益 第十三章 腎葯 一、牛膝 二、玄參 三、菟絲子 四、肉蓯蓉 五、鱉甲 六、地骨皮 七、女貞子 八、墨旱蓮 九、龍眼肉 十、熟地黃 十一、杜仲 十二、沙苑子 十三、補骨脂 十四、腎葯補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