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文化與審美論集 崔勇 978756995150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建築文化與審美論集
ISBN:9787569951509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著編譯者:崔勇
叢書名: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
頁數:4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61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建築文化與審美論集》一書包括「第一編建築歷史與理論」「第二編建築評論」「第三編建築美學」「第四編建築文化」「第五編建築藝術」「第六編建築遺產保護與研究」「第七編世界佛教建築藝術概述」七個部分。作者辨中外之異,通古今之變,以史為綱,論從史出,並堅持歷史與美學相統一,既考慮到建築藝術作為歷史現象的一般規律,又顧及建築藝術自身的特性與規範發展規律,對建築文化與審美展開學術研究,本書即為其深入探索與思考的結集。

作者簡介

崔勇,1963年生於江西瑞昌,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主持國家清史編纂工程《清代建築世家樣式雷研究》,主持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歷史建築保護與修復史研究》,承擔國家社科重大課題《大遺址保護與跟蹤研究》《中華傳統工匠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子課題負責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現代建築藝術史》課題負責人。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導師。系中國建築史學會理事、二十世紀中國建築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藝術品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文化和旅遊部高級職稱評委,主要從事中國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建築藝術歷史與理論及中外文化藝術史論研究。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中國營造學社研究》《佛教建築》《中國建築文化學》《清代建築世家樣式雷族譜校釋》等著作,合作編著《哲匠錄》《中國建築藝術全集第22卷宅第建築(三)(北方少數民族)》《北京中軸線古建築測繪圖集》《中國建築文化遺產年度報告(2002—2012)》《20世紀中國建築遺產》等學術論著十余種。

目錄

自序
第一編 建築歷史與理論
中國建築考古二十年(1979—1999)述評
朱啟鈐與中國營造學社
中國營造學社的學術精神及歷史地位
論20世紀中國建築史學
中國建築史學研究的學術回顧與反思
衝突與交融的文化焦慮
——20世紀中國現代建築史論研究發凡
第二編 建築評論
反思與行動
——關於中國當代建築評論的剖析
建築評論何為?
建築學的完整畛域
——20世紀中國現代建築歷史與建築理論及建築評論的關聯境域
建築考古學的觀念與方法及價值意義
——兼評建築考古學家楊鴻勛新著《大明宮》
第三編 建築美學
中國古代建築園林美學思想
北京「三山五園」建築園林空間美學解析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建築藝術的發展歷程與歷史反思
第四編 建築文化
詩性智慧與中國古代建築文化
東方文化自覺的人文詩意表達
——簡評王澍的建築與莫言的小說
從知識灌輸步入對話境界
——20世紀中國現代建築教育境遇的文化反思
文化積淀與知識轉型
——20世紀中國傳統建築觀念的現代轉型與發展變化
第五編 建築藝術
有意味形式的文化範式
——20世紀中國實驗建築師的存在及其價值意義
華夏建築文化的支脈
——20世紀中國台灣地區現代建築發展透視
參天化育的歷史物語
——20世紀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現代啟示
從世紀初的先驅到世紀末的先鋒
——20世紀中國現代建築設計思想變化歷程
第六編 建築遺產保護與研究
中國建築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芻議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與研究的文化策略
20世紀40年代北京中軸線古建築測繪史述
從《威尼斯憲章》到《北京文件》的歷史衍變
——兼論中國有機建築論思想及其建築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特色
第七編 世界佛教建築藝術概述
世界佛教建築藝術概述
緒論
一、佛教建築源流及流傳
二、中國佛教建築藝術概述
三、中國佛教建築的審美特徵
四、各國佛教建築藝術縱覽
五、佛教建築的當代發展
後記/46l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