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北碚 趙國壯 郭亮 978756972517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抗戰北碚
ISBN:9787569725179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趙國壯 郭亮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69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北碚文化叢書”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它涵蓋了歷史沿革、文化遺產、民俗風情、民間藝術、人文景觀、賢達名流、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既有地域文化的基本要素,更彰顯了北碚在抗戰、鄉建、教育、科技等方面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突出特色。
“北碚文化叢書”以學術研究為依託,史料基礎可靠,學術名家參與,表達通俗易懂,集系統性、知識性、可讀性於一體,有存史資政的收藏價值和指導旅遊觀光的實用價值。

目錄

總序
緒言
第一章 救亡的先聲
一、盧作孚率團考察東北
二、盧作孚組織北碚抗日救國義勇軍
三、東北問題研究會的成立
四、漆魯魚及重慶救國會在北碚的活動
五、中共北碚中心縣委成立
第二章 西遷的故事
一、盧作孚與宜昌大撤退
二、孫越崎與中福煤礦遷碚
三、劉國鈞與大成紡織染公司遷碚
四、北碚工業區的擱淺
第三章 後方的前方
一、周恩來、鄧穎超指導北碚統戰工作
二、盧子英與北碚抗敵總動員訓練
三、陶行知與北碚志願兵運動
四、復旦大學的學生運動
五、節 日獻金獻機運動
六、三次勸募寒衣運動
七、梅花山下葬忠魂
八、北碚的四次反轟炸鬥爭
九、中國第一個滑翔機場在碚建成
十、美國副總統華萊士來北碚參觀
第四章 活力的源泉
一、新天府煤礦的成立
二、後方的蠶種改良中心
三、輕工製造業的發展
四、北川鐵路的擴建
五、嘉陵江北碚段航道的整治
六、青北公路的建成
第五章 科學的中心
一、中央研究院的四個研究所
二、黃汲清與中央地質調查所
三、錢崇澍與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
四、顧毓瑔與中央工業試驗所
五、沈宗翰與中央農業實驗所
六、朱家驊與中國地理研究所的創建
七、中國西部科學博物館的籌建
第六章 文化的方舟
一、多鼠齋裡的”文協”
二、雅舍裡的《雅舍小品》
三、白鶴林裡追求人生
四、北碚的金錢板詞
五、郭沫若的話劇《屈原》
六、白楊參加拍攝《中華兒女》
七、中山文化教育館的學術事業
第七章 小城的大學
一、牌坊灣的國立江蘇醫學院
二、金剛碑的國立國術體育師範專科學校
三、中山路的國立歌劇學校
四、中山路的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五、北溫泉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電化教育專修科
六、夏壩的復旦大學
七、中山路的私立立信會計專科學校
八、歇馬場的私立中國鄉村建設學院
九、縉雲山的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
十、蔡家崗的軍需學校
十一、澄江鎮的中央測量學校

後記

精彩書摘
《抗戰北碚》:
宜昌城內的混亂秩序讓物資轉運雪上加霜。駐紮宜昌的各輪船公司都塞滿了來要船隻的各部門人員,懷遠路民生公司也被購票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尤其是一些武裝押運貨物的單位,都向公司施加壓力。有些押運軍官氣勢洶洶,動輒以”貽誤戎機是問”相脅逼,甚至對船岸人員進行打罵。?
為解決長江上游水上運輸中出現的混亂局面,國民政府決定成立軍事委員會水陸運輸管理委員會,任命交通部次長盧作孚為主任委員,駐宜昌調度指揮輪船運輸。盧作孚能夠依靠的運輸力量主要是民生公司。此時的宜昌,由於漢口陷落,人心非常恐慌,秩序極為混亂。遍街皆是待疏散的人員,遍地皆是待內運的器材,加上爭著搶運等原因,情形極為混亂。在這種情形下,盧作孚迅速與船舶運輸司令部召集會議,並請各機關根據長江上游尚有40天中水位的客觀情形,安排分配輪船噸位。辦法確定後,盧作孚召集宜昌亟待搶運相關物資的機關、單位的負責人員開會,宣佈約法三章 :從現在起自己親自掌握運輸計劃的分配,保證40天之內,運完全部滯留宜昌的器材,同時不允許到他那裡嚷著要提前運輸,否則挪後裝運。約法三章 後,運輸秩序迅速改善,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而盧作孚則每晚都要到江邊碼頭視察計劃執行情況。?盧作孚自己也回憶道:當時所定的辦法是由各廠礦各自選擇重要器材,配合成套,先行起運,其餘交由木船運輸,或待40天后,另訂計劃運輸。如來不及,或競準備拋棄。至於何輪裝運何機關器材,由我幫助分配。各機關完全表示同意。於是開始執行,效能提高,不止加倍,40天內,人員早已運完,器材運出三分之二。原來南北兩岸各碼頭遍地堆滿的器材,兩個月後,不知道到那(哪)裡去了,兩岸蕭條,僅有若干零碎廢鐵拋在地面了?。他還回憶,由於長江上游的灘險太多,只能白晝航行,於是儘量利用夜晚裝卸,因為宜昌、重慶間上水至少需要4日,下水至少需要兩日,於是儘量縮短航程,最不易裝卸的,才運到重慶來,其次縮短一半航程運到萬縣,再其次縮短一半航程運到奉節 巫山,甚至於巴東。一部分力量較大的輪船,除本身裝運外,還得拖帶一隻駁船,儘量利用所有的力量和所有的時間,沒有停頓一個日子,或枉費一個鐘點。每晨宜昌總得開出5只、6只、7只輪船,下午總得有幾隻輪船回來,當輪船要抵達碼頭的時候,艙口蓋子早已揭開,窗門早已拉開,起重機的長臂,早已舉起,兩岸的器材,早已裝在駁船上,拖頭已靠近駁船。輪船剛拋了錨,駁船即已被拖到輪船邊,開始緊張地裝貨了。兩岸亮起供下貨的燈光,船上亮起供裝貨的燈光,徹夜映在江上。岸上每數人或數十人一隊,抬著沉重的機器,不斷地歌唱,拖頭往來的汽笛,不斷地嗚叫,輪船上起重機的牙齒不斷地呼號,配合形成了一支極其悲壯的交響曲,表現了中國人團結起來反抗敵人的精神。
經過幾個月的奮戰,把物資、人員全部搶運完畢,這就是宜昌搶運。這次宜昌撤退搶運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著名教育家晏陽初稱其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是勝利的撤退,並被普遍認為是中國抗戰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撤退運輸中,盧作孚和他率領的民生公司向大後方搶運了數以萬計的人員和物資。這些物資中的兵工器材是國家工業,尤其兵工業的命脈,重慶也因此成為戰時兵器工業的重鎮,保證了戰時武器裝備的生產。另外,也搶運了國民政府諸多機關、科研單位、學校的設備、歷史文物及難童。宜昌大撤退創造了世界戰爭史的奇跡。
整個戰時運輸期間,民生公司搶運了150余萬民眾及100多萬噸物資。在物資及人員搶運過程中,民生公司遭到了巨大損失,做出了巨大犧牲。據童少生回憶,民生公司有116人獻出生命,61人傷殘,16只船隻被炸殘炸沉。
這次成功的大撤退,既為中國抗戰保存了部分力量,也再次為盧作孚和民生公司積累了良好聲譽,並為之後盧作孚以民生公司船運之便利,協助黨政機關、工礦企業、高等院校及文化機構等單位遷入北碚打下了基礎。

前言/序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對傳承和弘揚重慶歷史文化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寄予殷切期望。
重慶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優秀人文精神和光榮革命傳統,人文薈萃、底蘊厚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江峽相擁的山水之間,大山的脈動與大江的潮湧相互激蕩,自然的壯美與創造的瑰麗交相輝映,城鎮的繁華與鄉村的寧靜相得益彰,展現出江山之城的恢宏氣勢,綻放出美美與共的璀璨風采。
在3000多年的發展史上,重慶出現過多層次、多領域、多形態的文化現象,其中居於主體地位的是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它們是居於重慶歷史和文化頂層,最具代表性和符號意義的文化元素,由此構成了獨具特色的重慶歷史文化體系。其中,巴渝文化、革命文化彼此相連,貫通始終,傳承演化,共同構成今日重慶歷史文化體系的學理基石,也是形成今日重慶人文精神以及重慶人、重慶城性格特徵的文化基因。三峽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和歷史環境中,于重慶大地上產生的特色文化。在漫漫歷史長河的不同階段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至今仍是重慶歷史文化中極具特色的因素,發揮著核心競爭力的作用。
北碚,地處縉雲山麓、嘉陵江畔,是一個產生過鳳凰涅槃般傳奇的地方。
100多年前,北碚還只是一個山川美麗,但匪患肆虐的小鄉場。到80多年前的全面抗戰時期,北碚已發展成為一座享譽中國的美麗小城。新中國成立後,北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北碚,已經是重慶主城都市區的中心城區之一。北碚的百年發展史展現出極具時代特徵的突變性、內涵式發展的特質。北碚素來生態環境優良、人民安居樂業,科學教育發達 創新活力迸發,產業發展興盛、工業基礎雄厚,尤以歷史淵源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而著稱。這在重慶歷史文化體系中具有綜合性、典型性、代表性。
近年來,在中共重慶市委的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開創了文化繁榮發展新局面。面對新時代、新征程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市委作出了奮力譜寫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新篇章,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的重大部署;特別強調”要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歷史文化研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抓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動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革命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等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建設重慶文化強市的賽馬比拼中,北碚人用滿滿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以歷史的眼光重新審視北碚,以文化的視野宏觀鳥瞰北碚,以藝術的手段通俗表現北碚,從史話、名人、抗戰、鄉建、教育、科技、詩文、書畫、民俗、景觀十個方面,全面而系統地梳理了北碚的文化和歷史,構成了圖文並茂、鮮活生動的北碚文化長卷。這部十卷本的”北碚文化叢書”,就是北碚人書寫北碚傳奇的代表作,更是向時代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厚重的文化答卷。
“北碚文化叢書”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它涵蓋了歷史沿革、文化遺產、民俗風情、民間藝術、人文景觀、賢達名流、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既有地域文化的基本要素,更彰顯了北碚在抗戰、鄉建、教育、科技等方面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突出特色。
“北碚文化叢書”以學術研究為依託,史料基礎可靠,學術名家參與,表達通俗易懂,集系統性、知識性、可讀性於一體,有存史資政的收藏價值和指導旅遊觀光的實用價值。
“北碚文化叢書”是校地合作的有益嘗試,既是對北碚地方文化的一次學術性清理,在史料整理、學術研究方面展現出全面、系統的特徵,也為基層地域科學地挖掘整理在地文化積累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這些年來,我著力于重慶歷史文化體系的研究,組織編撰了十二卷本的”重慶人文叢書”,力圖勾畫出”長嘉匯”源遠流長,”三峽魂”雄闊壯美,”武陵風”絢麗多彩,人文薈萃、底蘊厚重的重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新形象。這套十卷本的”北碚文化叢書”,是繼”重慶人文叢書”之後,重慶市域內出版的第一部區縣文化叢書。我相信,這部飽含著濃濃鄉情,充滿了城市記憶,洋溢著北碚味道的文字和畫面的叢書,將使北碚的歷史文化得以活在當下,讓北碚的歷史文脈傳承延續,綿綿不絕。
同時我也希望各區縣都能像北碚這樣虔誠地敬畏自己的歷史文化,努力地整理自己的歷史文化,用皇皇巨著來傳承自己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從市委提出的重慶文化新體系中找准自己的文化新定位,讓生動鮮活、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區域文化,共同彙聚成彰顯重慶文化新體系的百花園,建設具有中國氣象,巴渝特色,萬紫千紅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是為叢書總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