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劉氏皮科流派 劉紅霞 劉朝霞 97875214491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天山劉氏皮科流派
ISBN:9787521449174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
著編譯者:劉紅霞 劉朝霞
叢書名:當代中醫皮科流派臨床傳承書系
頁數:3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66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岐黃學者劉紅霞教授常感於在臨床診療中,單靠中醫內治法難免捉襟見肘,故提出皮膚病內外同治、內病外治的主張,特別是將非藥物療法如針灸、拔罐、埋線、督灸等運用於皮膚病的治療中,並逐步發展成為天山劉氏皮科流派。天山劉氏皮科流派對皮膚病的辨證尤重脾胃辨證,治療上以調理脾胃為重,頑疾多從「虛」「毒」論治,強調扶正以解毒,重視辨病-辨證-辨體相結合的辨證體系。本書系統梳理了天山劉氏皮科流派的學術體系、學術特點、常用特色葯及自創經驗方,尤其強調中醫外治法的應用,體現了中醫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對於提高中醫皮膚科臨床水平,促進中醫外治法創新發展,綜合推進中醫皮膚科流派學術水平發展有較高的價值。適合中醫皮膚科臨床工作者使用。

目錄

第一章 流派概述
第一節 流派產生背景
第二節 流派學術淵源
第三節 流派傳承核心人物
一、創派祖師——劉紅霞
二、流派傳承者
三、傳承過程中的著名醫家(團隊)
第二章 流派學術體系及學術特色
第一節 學術體系
一、臟腑辨證尤重脾胃的辨治體系
二、「調理陰陽,以平為期」的辨治體系
三、辨病、辨證、辨體相結合治療皮膚病的辨證模式
四、內外結合,針、罐、線協同的皮膚病防治體系
第二節 學術特色
第三章 流派用藥經驗
第一節 解毒藥
金銀花
連翹
白花蛇舌草
半枝蓮
地榆
馬齒莧
狗脊
第二節 燥濕葯
黃芩
黃柏
蛇床子
蒼朮
第三節 利水葯
土茯苓
茯苓
薏苡仁
第四節 補虛葯
白朮
山藥
黃?
肉蓯蓉
第五節 活血葯
當歸
丹參
雞血藤
三七
三棱、莪術
第六節 其他葯
芍藥
鬼箭羽
玫瑰花
木賊
第四章 流派常用方劑
第一節 外治方劑
除濕止癢方
解毒止癢方
健脾潤膚方
活血化瘀方
祛脂止癢方
增白祛斑方
活血玉容方
解毒消疣方
養血烏髮方
清熱舒敏方
祛癬止癢方
第二節 內治方劑
除濕止癢湯
健脾解毒湯
銀花湯
加味愈痤湯
養血潤膚飲
第五章 流派特色技法
第一節 製藥技術
一、顛倒散
二、黃連膏
三、金黃膏
四、普連軟膏
五、青黛膏
六、祛濕散
七、止痛散
八、止癢粉
九、紫草油
第二節 治療技術
一、中藥葯浴療法
二、中藥?漬療法
三、中藥熏蒸療法
四、中藥熏葯療法
五、中藥淋洗療法
六、中藥塗擦療法
七、針刺療法
八、毫火針療法
九、穴位埋線療法
十、耳針療法
十一、放血療法
十二、拔罐療法
十三、艾灸療法
十四、穴位貼敷療法
十五、火灸療法
第六章 流派優勢病種診治經驗
第一節 銀屑病
第二節 濕疹
第三節 結節性痒疹
第四節 特應性皮炎
第五節 皮膚澱粉樣變
第六節 白癜風
第七節 黃褐斑
第八節 扁平疣
第九節 穿鑿性毛囊周圍炎
第十節 玫瑰痤瘡
第十一節 毛囊炎和癤腫
第十二節 斑禿
第十三節 痤瘡
第十四節 帶狀皰疹
第十五節 蕁麻疹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