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傳統禮制 ISBN:978710023547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湯勤福 叢書名:光啟文庫 頁數:20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68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對中華傳統禮制發展的主要線索、基本禮儀、演化理論及其價值進行研討。中國人講究禮,禮俗圍繞著中國人的生活,而禮制,則是自周公制禮作樂、孔子刪定成書而傳承影響于中國人兩三千年的重要制度。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禮」,不僅在身,而且在心;不僅在祀與戎,而且在日常生活——婚喪嫁娶、士農工商,均離不開禮制的規定和約束;不僅口頭講究「文明禮讓」,而且著之於典籍,傳之於宗族——家有家禮,鄉有鄉禮,國有國禮,對外交往,更講究「禮尚往來」。中華傳統禮制有幾個發展階段?其內在動力與基本原則是什麼?其特質、功能與傳承意義又是如何?官頒禮書與私修禮書有哪些繞不開的經典?正是本書研究的主題。探討了中華的傳統禮制之後,我們才可以反過來站在當下,面對我們自詡的「禮義之邦」,去維護中華民族與多元世界的交往,並進行現代性、創造性轉化。內容簡介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禮」在身,亦在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浸潤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本書介紹了中國的禮、禮俗、禮制,五禮制度與官私禮典;分析了傳統禮制的特徵、演化和變遷,禮義之邦面臨的困境以及中華禮制在多元世界的位置;探討了傳統禮制進行現代性轉化的必要性和途徑,不僅有助於普通讀者系統了解中華傳統禮制,還對構建古今相融、與時俱進的當代禮制體系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作者簡介 湯勤福,1950年生,歷史學博士,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所教授、博導,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科點帶頭人,中國宋史學會理事、中華朱子學會理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榮譽理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禮制變遷及其現代價值研究」(12&ZD134)首席專家。 1991年8月,赴德國慕尼黑參加「國際中國哲學學會第六屆年會」並作學術報告。1981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英)、《中國史研究》、《中國哲學》、《史學史研究》、《文史》、《中華文史論叢》、《南開學報》、《社會科學戰線》、《史學集刊》、《中央史學》(韓)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60餘篇。出版著作《宋史禮志辨證》、《朱熹史學思想》、《選評》、《商子答客問》、《半甲集》等7種,主編《中國史學史》、《歷史文獻學與史學方法論》和《中學生歷史圖冊叢書》(三冊)等7種(10冊),參与國家教委中學教材《中國歷史》編寫,參編《遼宋西夏金代通史》、《簡明中國通史教程》等7種,主編或參与的辭典有《諸子百家名篇鑒賞辭典》、《哲學大辭典》等6種,主持開發科研軟體1種,翻譯1種,點校古籍十余種。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史學史、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魏晉至兩宋)、中國思想史。目錄 前言第一章 禮制初階 第二章 源遠流長 第三章 奕世垂范 第四章 玄冕朱紱 第五章 皇皇典籍 第六章 鳳凰涅槃 附錄一 大事年表 附錄二 唐宋禮制對比表 附錄三 參考書目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