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千年 (精) 文心 978750755758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文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南京六千年 (精)
ISBN:9787507557589
出版社:華文
著編譯者:文心
叢書名:城市裡的中國
頁數:3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49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裏不僅是一座城市的六千年,更是中國六千年的縮影;六千年是一座城市的年輪 也是人類歷史的分水嶺。 南京曾不止一次地接續起中華文明的脈絡,即便中原大地遭遇一次次異族文明的衝擊或戰亂,由於它的存在,中華仍能在南北相望中繼續。 南京是歷史的樞紐,幾乎見證了中華的整個歷史進程,影響了華夏近千年的權力格局。它也曾是中華平衡的中心點、權力鬥爭的角斗場、思想爭鋒的對峙前線,多次成為被宗教、文化、政治所集中滋養的聚焦點。在歷史的進程中,正是這個樞紐的存在,讓我們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明不曾斷絕。 南京是中國南北兩大文化板塊的樞紐。廣袤的中國大地雖然始終未斷絕中華文明的根脈,但確實也因為地域廣闊而形成了人文風俗差距甚大的南北二系。商周以來,北地多庄穆,長懷憂患;南方仍散逸,頗多靈趣。總體來說,北方文化質勝於文,南方文化文勝於質,而南京地處南北交匯點,兼容南北。北地的淳樸與蠻氣,南方的精膩與嬌柔在這裏得到中和。

內容簡介

這部書是對城市歷史的解讀,也是對中國何以是中國的解讀,更是對整個華夏民族精神的找尋和解讀。這裏的六千年不僅是城市的六千年,也是中國的六千年。南京作為華夏歷史中的樞紐之城,中國南北文化板塊的樞紐之城,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交匯的樞紐之城,它曾不止一次的接續、擔當、解釋過中華。沒有哪一座城市有南京這樣多的災難、象徵、預言與希望,它參与了中國整個歷史進程,在每一個文明推進的關鍵路口,深刻地思考過華夏的未來,解讀南京,也就是解讀中國,理解南京,也就是理解華夏民族精神。

作者簡介

文心(本名王冠),藝術文獻學博士,文化學者,和一書院創辦人,南京傳媒學院副教授。于《江蘇社會科學》《藝術百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等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多篇,出版《問心之道---中國傳統文化的本體與重建》等專著,主編《天下閱讀》《民國教育系列》《中國神話》等系列叢書兩百余部。

目錄

南京:中國的樞紐之城
序章 六千年的縮影
一 六千年的密碼
二 消失的地標
三 縮影與宿命
第一章 平衡的中華
引子 名字的故事
一 天下之中
南京之初//中原旅人//納入框架//文明的歸順
二 中國化進程
地圖裡的中國//男人的復讎//成功的刺客//秦始皇與秣陵//從內里成為中國
三 文化的衝突
被打破的平衡//孫權來了//左思的懷想
四 另一種平衡
司馬睿的上巳節//新的南京//不同的平衡方式
五 與京城對話
河流與城市//守護觀念上的中國
第二章 城市的符號
引子 故事的分類
一 王者之城
襟懷天下//意義與象徵//成為一種理想
二 名士之城
同一氣類//王導家的聚會//自由的靈魂//家學與氣度//思想的光芒//被塑造過
的城市
三 離亂之地
蘇峻之亂//卞壺之忠//侯景圍城//平盪耕墾
四 復興之城
人心所向//禮樂與復興//首都的榮光
五 信仰之城
佛教來了//法顯和他的夥伴//城市的信仰
六 開放之市
商業之城//貿易之地//市場之城//商人之家
七 文學與風流
煙雲水氣//文學之路//最愛金陵
第三章 時間的旅人
引子 城市的森林
一 成為江南
第三層逃逸//意象里的江南
二 兩張面孔
富與雅//往事知多少
三 進退之間
王安石的進與退//城市的進與退
第四章 向內的帝國
引子 被設計的城市
一 風水與寓言
朱元璋的政治秀//版圖的中央
二 心理的城牆
宇宙的傑作//帝國體系//偉大與墮落
三 虛構的沈萬三
聚寶盆的傳說//富民的下場//虛構與真實//王安石的餘響
四 消失的船隊
紅衣刺主//帝國的聲威//走進泥沼
五 考試與希望
保持希望//江南科舉//狀元之路//起點與終點//積重難返
六 理想與現實
徐光啟的仕途//利瑪竇來了//祖制不可改
七 倭寇之禍
停擺的城市//倭寇來了//朽壞的內囊
八 殘夢不可覓
時尚之都//秦淮煙柳
第五章 屬於人的城
一 清風不識字
人心已去//戛然而止//小民的噩夢//屠刀與文字獄
二 好物不長久
過於燦爛//錦緞之城//極速墜落
三 一整座軍營
集體生活//崩潰的邊緣//榨乾最後一滴血
四 迴光返照
妓女與科舉//金陵製造局//病根上的頑瘤//洋學堂//南洋勸業會
五 清晰如昨
迎接孫中山//修建中山路//城市新建設//奇芳閣的早茶//繞不過的鴨子香
六 學生、戰士、運動員
女學生來了//學人與名士//永遠的傷口
第六章 永遠的南京
引子 文明的理性
一 輕盈與厚重
二 氛圍與希望
三 歷史與未來
後記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